2017年,安徽男子高空坠落重伤,妻子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然而,4年后,男子康复,妻子却肝脏衰竭,危在旦夕。哪料,男子接下来的举动,竟让妻子重获新生。 娜女士最近总觉得不对劲。睡不着,吃不下,整个人蔫蔫的。起初以为是天气的缘故,没太当回事。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情况却越来越糟。 皮肤开始发黄,眼白也泛起了怪异的颜色。照镜子时,娜女士吓了一跳,心里直打鼓。但她还是安慰自己,可能只是小毛病,休息几天就好。 马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劝妻子去医院检查,娜女士却总是推脱:"哎呀,没事儿,别大惊小怪的。" 终于有一天,娜女士连扫个地都觉得累得不行。马先生看不下去了,坚持要带她去医院。"真的没必要..."娜女士还想拒绝。 "别犟了,去看看总没坏处。"马先生不由分说,拉着妻子就出了门。 县医院的医生看了看娜女士的症状,皱着眉头说:"看起来像是黄疸,我先开点药,你回去吃着试试。" 娜女士松了口气,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一周过去了,吃了药也没见好。"怎么还是这样啊?"马先生越发担心。 医生调整了用药,但效果还是不明显。娜女士的精神越来越差,整个人都蔫了。马先生心里打鼓:"要不...咱去大医院看看吧?" 娜女士这回没再推辞,她也感觉到了不对劲。医生问东问西,做了一堆检查。等结果出来,医生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情况不太乐观啊..."医生叹了口气,"检查显示是急性肝衰竭。""啥?肝衰竭?"马先生一下子懵了。 医生解释道:"这病很危险,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进行肝移植手术。"马先生冲出诊室,在走廊里失声痛哭。脑子里乱糟糟的,全是和妻子的回忆。 从相识到结婚,再到生儿育女,一幕幕在眼前闪过。"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他喃喃自语,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回过神来,马先生开始琢磨手术费用。粗略一算,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了。这么多钱,上哪儿弄去?家里的积蓄根本不够,就算借遍亲戚朋友也凑不齐啊。 更要命的是,还得找合适的肝源。时间不等人,可哪有那么容易找到合适的肝源?每耽误一天,妻子的生命就多一分危险。 马先生蹲在走廊里,感觉整个人都被绝望包围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觉得天昏地暗。眼前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希望。 家人知道娜女士的病情,都过来配型,可是没有一个能配上,就在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脑海。"我...我能不能试试?"马先生猛地站起来,去参加配型。 马先生没敢告诉娜女士,怕她担心。等待结果的日子里,他坐立不安,生怕错过任何消息。每天都在医院和家里两头跑,照顾妻子的同时还要安抚孩子们的情绪。 终于,检查结果出来了。"配型成功!"护士兴奋地告诉马先生。 听到这个消息,马先生喜极而泣。他感觉看到了希望,但又开始担心起手术的风险。毕竟这不是小手术,自己也有可能出事。如果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孩子们怎么办? 回家后,马先生和家人商量这事。大家虽然担心,但都支持他的决定。最难的是向娜女士坦白。 "你真的想好了吗?"娜女士红着眼睛问,"这太危险了,我不能让你冒这个险。"马先生握住妻子的手:"想好了。你放心,我会没事的。" 经过一番长谈,娜女士终于同意了。虽然心里还是害怕,但她知道这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手术费用成了摆在马先生面前的一座大山。四十多万啊,上哪儿弄去?他先找亲戚朋友借钱,把情况一说,大家都伸出了援手。 村里人知道后,也自发组织了捐款。虽然每家就几十上百的,但积少成多,也帮了大忙。马先生在水滴筹上发起筹款,没想到还真有不少好心人捐了款。 家里能卖的东西也都卖了,就这样东拼西凑,总算是凑够了手术费。马先生仔细算了又算,确保够支付手术和初期治疗。 "咱们欠了这么多人情,以后得好好还啊。"娜女士叹了口气。"放心,等你好了,咱俩一起努力,一定能还上的。"马先生安慰道。 手术定在了一家医院。整整12个小时,马先生和娜女士都在手术室里躺着。家人在外面焦急等待,生怕出什么意外。 终于,医生出来宣布手术成功。大家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家人轮流照顾他们。马先生恢复得快,没多久就能下床走动了。他每天最关心的就是娜女士的情况。 "感觉怎么样?有哪里不舒服吗?""别担心,我没事。你自己也要多休息。" 马先生把他们的故事发到了网上,没想到引起了不少关注。 "太感人了!祝你们幸福!""这才是真正的夫妻同心啊!""'同肝共苦',绝了!" 看着妻子脸上重新焕发的光彩,马先生心里暖暖的。他知道,只要两人携手同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一起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2017年,安徽男子高空坠落重伤,妻子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然而,4年后,男子康复,
洛风阐社会
2024-10-05 16:42:21
0
阅读: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