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凯伦W1
F1与P1的精神继任者,极度克制+极度任性,造就当今市面上唯一纯后驱混动Hypercar,迈凯伦旗下最快的合法公路车。
整车理念非常务实:
轻量化+主动空气动力学+电机及时响应力+内燃机极限动力输出——完全不屑如今的政治正确。
1275马力+1340牛米的混动总成:
928马力的全新4.0升V8双涡轮增压引擎(9200rpm红线)+ 347马力径向电机(24,000rpm)+ 8速DCT
惊人的911马力/吨的功率重量比,性能优势显而易见:
0-100km/h 2.7秒
0-200km/h 5.8秒
0-300km/h 12.7秒
1.384千瓦时的电池组,与F1相同的“小动力电池策略”,快充快放,为提供车辆的及时动力响应,也能兼顾车辆启动、倒车、长时间停放所需的电力。
劣势也很明显:纯电驱动下,最多仅能行驶2km。
设计层面,W1的设计理念与运动鞋领域如出一辙:车身上下的设计按功能分区。
车辆上半部分延续迈凯伦独特的有机设计风格,全碳纤维的车身部件仿佛“包裹”在座舱及引擎仓周围。
车辆的下半部分则专注于空气动力学表现:高下压力+低阻力+地面效应。
前后主动空气动力设计,包括向后延伸高达300毫米的主动长尾,后者可实现DRS和空气制动器的不同功能(图6、图7)
得益于前主动扰流板,265/35的前轮可获得充足抓地力,避免在前轴部署额外的动力单元,同时延续迈凯伦独特的转向手感。(图15)
Race模式下,W1最多可产生1000公斤下压力(前部350公斤,后部650公斤)。
为适应车辆的高下压力后扩散器,动力总成被设计成3度的倾斜……
不仅如此,为了迎合地面效应空气动力学的工程需求,碳纤维单体壳被重新设计,首次集成了InnoKnit织物内饰及座椅——节省了近70毫米的轴距需求——可调节的转向柱及踏板机构,将保证完美的驾驶坐姿。
相比之前的迈凯轮方向盘,新的设计更小、更扁平。方向盘上只有两个按钮是Boost(红色)和Aero Deployment(蓝色),驾驶员移动拇指即可激活。(图8)
底盘和动力模式,则通过转向柱上的仪表调节。启动/停止、档位选择、比Race模式开关设备以及车窗控制则被布置在头顶。
更多信息和调整可以在位于驾驶员和乘客之间的高分辨率8英寸触摸屏上找到,带有USB-C连接的Apple CarPlay
储物方面W1非常极致:没有前后备箱,仅在座椅后面安排了一处117L的行李空间,可以向前折叠头枕进入,可以容纳两个防撞头盔。(图10)
W1的399个配额已全部售罄,没有买到的老板要不要着急[doge]
相信不久之后迈凯伦将以特殊限量版的方式,继续W1的生产。
#你的下一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