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古战场,许多传说都和陆逊有关,陆逊为何在宜昌有如此影响 219年陆逊率军进攻宜都郡(今天湖北宜昌),自此陆家和宜昌结缘。222年陆逊镇守宜都,指挥了夷陵之战。直到今天该地仍有许多地名和陆逊有关。 首先和陆逊武功相关的遗志。陆溪,在宜都市五眼泉镇边界,总长约20里,上游长约6里,被称为驻马溪。相传夷陵之战中,刘备在驻马溪西部安营,陆逊则在东岸安营,双方对峙。最后陆逊火烧连营,驻马溪岸边有“跑散坪”“累死坡”等地名,就是汉军溃散逃命的坪地和累死熏死的山坡。而溪水因陆逊功绩也改名为陆溪。武陵山,又名西陵山。在宜昌市西陵区西北郊南津关。《吴志》记载:“陆逊破刘备,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即此山是也”。因陆逊兵强,又得破刘备之威,所以改名武陵。擂鼓台在今宜昌市猇亭区。康熙的《宜都县志》记载“陆逊凿藏军河于南岸,筑台于此擂鼓”,这是说陆逊为了防止汉军水路突袭而做出的警戒措施。 其次是显示陆逊军事眼光和智慧的地名。陆城,即宜都郡城,在今天宜昌市治下宜都市的北郊。《水经注》记载“吴丞相陆逊所筑也”,目的是为了抗拒蜀汉,此城扼长江之要道,锁清江之咽,实为兵家必争之要地,在此修城,足见陆逊眼光深远。陆家垴,山岗名,在今宜都市高坝洲镇陈家岗村。民间传说,孙权杀关羽占据荆州后,陆逊被任命为宜都太守,当地蛮族不服,经常洗劫吴军粮草,陆逊进剿蛮族山寨,第一天不克,第二天就撤退。蛮族头目吕亥大喜,便率军追击,结果遭到陆逊埋伏。这些蛮族无恶不作,当地百姓深受苦难,此次陆逊剿贼,百姓鸣锣敲鼓,为了纪念陆逊恩德,就将陆逊伏击蛮族的那座山称为陆家垴。 陆逊死后,259年孙休拜陆逊子陆抗为镇西将军,镇守西陵。280年晋军南下,陆逊孙子陆晏、陆景在宜昌等地战死。陆逊祖孙三代都曾驻守宜昌,所以宜昌有许多传说都和陆逊相关。 参考文献 王前程:《陆逊与宜昌地名传说》,《三峡大学学报》2020年3期。#历史冷知识#
三国古战场,许多传说都和陆逊有关,陆逊为何在宜昌有如此影响 219年陆逊率
浩然说文史
2024-10-11 13:29:00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