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0年前逃离了贝鲁特一一今天的大屠杀是同一场残酷冲突的回响。目前的冲突带有1982年黎巴嫩战争的特征。就像现在一样,这个国家的无辜公民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四十年前,当黎巴嫩陷入那个时代 最残酷的冲突之一时,我从贝鲁特 撤离。当时和现在一样,伊斯兰民 兵组织真主党(Hezbollah)处 于混乱的中心。 那是1984年2月,我在前一年来到 这座饱受战争踩蹦的城市。即使按 照黎巴嫩长达十年的冲突的残酷标 准,那个冬天的战斗也是残酷的。 一群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斗人员,包 括黎巴嫩南部的以色列人,北部的 基督教马龙派教徒和美国领导的国 际维和部队(MNF),都在以不 同的方式争夺国家的控制权。 正是在这种不稳定的混合中,伊朗 释放了相对不为人知的真主党,或 “上帝之党”,表面上是为了支持参 与冲突的众多穆斯林民兵。 后果证明是毁灭性的。去年9月, 伊朗支持的一个名为伊斯兰圣战组 织的恐怖组织一一后来被发现是 真主党的早期雏形一一同时将卡 车炸弹开进了美国和法国军队的军 事院落,这些军事院落是空袭行动 的一部分。 总共造成307人死亡,其中包括 241名美国人,58名法国人,6名 平民和两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 这支被派往贝鲁特南郊一个废弃卷 烟厂的小型英国特遣队没有受到伤 害,维和部队的另一个出兵国意大 利也没有受到伤害。 当时,恐怖分子实施自杀式袭击的 概念几乎无人知晓。以前,大多数 恐怖主义行为是由各种巴勒斯坦恐 怖主义组织实施的,这些组织的世 俗倾向意味着他们不太愿意牺牲自 己的生命。 因此,这种新的、致命的战争形 式的出现对黎巴嫩冲突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以至于到1984年初, 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一在1982年以色列 入侵黎巴嫩后派遣多国部队前往黎 巴嫩—一下令撤出美军,促使其 他联军部队效仿。 这其中就包括第16/5女王皇家枪 兵团的分遣队,他们在经历了几个 月的恐怖袭击后,在南部郊区遭受 了伊朗支持的武装分子不断的火箭 推进榴弹袭击,在1月初几乎一夜 之间消失在相对安全的塞浦路斯。 因此,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当数 百名隶属于新成立的真主党的武装 分子控制了首都的大片地区时,我 别无选择,只能加入英军撤离到塞 浦路斯的为数不多的英国臣民。 回顾40年前那个多事的时期,我 被今天在这个愚昧的国家发生的可 怕事件的回声所震撼。再一次,英 国公民被迫逃离该国在可怕的敌对 升级。 然而,与今天的撒离者不同的是 他们可以前往贝鲁特机场塔乘英国 政府的一架特别包机,而在1980 年代离开贝鲁特是一个令人毛骨悚 然的过程。 该机场位于贝鲁特南部什叶派穆斯 林的中心地带,由于控制着该地区 的众多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构成的 威胁,该机场绝对是禁区,其中一 些民兵组织曾对美国和法国军营发 动致命袭击。 他们认为所有西方人都是结东西方 介入黎巴嫩的血腥运动的公平目 标。两年后,英国记者约翰.麦卡 锡(John McCarthy)在前往 黎巴嫩南部郊区采访真主党精神领 袖谢赫·穆罕默德-法德拉(Sheikh Mohammad Fadlallah)后, 就是在这里遭到绑架。 由于没有机场,离开该国的唯一其他安全方式是向北前往贝鲁特北部的朱尼耶港。但这意味着要越过首都臭名昭著的绿线。绿线位于市中心,是一片被炸毁的无人区,来自不同派别的狙击手经常向试图从城市一侧到达另一侧的平民开枪。那是一个记者在被派往战区之前还没有参加敌对环境课程的时代。我在贝鲁特待了几个月,好不容易在黑市上买到一件笨重的防弹衣,但它太重了,太不实用了,总是在出现问题时被锁在汽车后备箱里。 当英国政府正在组织撤离其国民的消息传出时,几乎没有人对前往港口犹豫不决,即使这意味着要穿越危险的绿线。当我们的车队穿过散落在绿线路线上的被烧毁的汽车、货车和装甲运兵车残骸时,我们感到 庆幸的是,狙击手们似乎休息了一天。不到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就到达了相对安全的港口,登上了派来送我们到安全地带的货船,很快就驶离港口,前往安全的塞浦路斯英国军事基地。 从上个月在以色列对贝鲁特的空袭 中丧生的真主党高级指挥官之一易 拉欣·阿基尔(lbrahimAqil) 身上,可以看出当前冲突与40年 前事件的对称性。他还是策划了美 国海军陆战队和法国军营爆炸事件 的恐怖组织成员,以及早些时候对 美国驻贝鲁特大使馆的自杀式卡车 炸弹袭击,造成数百人死亡。
我40年前逃离了贝鲁特一一今天的大屠杀是同一场残酷冲突的回响。目前的冲突带有19
晶源与武器
2024-10-13 17:06: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