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巧不成书!”浙江,25岁民警救下一老人后,自己却突发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医。清醒后第一句话竟是问老人情况如何!网友:好人有好报! 朱睿是个25岁的年轻警察,工作起来一股子劲儿,从来不知道累。每天早出晚归,经常加班到深夜,回到家倒头就睡。饭?随便对付一口得了。 这样的生活方式持续了好几年,朱睿早就习以为常。他觉得自己年轻力壮,身体棒着呢,哪用得着那么娇气。 可实际上,他的身体已经发出了不少警告信号。比如经常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还有时不时的胸闷。但朱睿都选择性忽视了,认为休息一下就没事。 这天,朱睿和同事出去,在经过一个路段的时候,朱睿就看到一位老人突然倒在地上。 周围的人都慌了,有的在大喊救命,有的掏出手机准备拨120。朱睿下意识地冲了过去,蹲下身查看老人的情况。 老人面色发青,呼吸微弱,看样子情况不太妙。朱睿心里一紧,职业本能让他立刻开始施救,终于,救护车的声音由远及近。 朱睿松了口气,可紧接着就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他勉强扶着老人坐起来,然后自己也瘫坐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 等他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周围是各种仪器的滴滴声。 原来,朱睿在救人的同时自己也突发心梗。幸运的是,现场恰好有一位路过的医生郭女士,及时对朱睿进行了急救。救护车把老人和朱睿一起送到了医院。 他的心脏血管严重堵塞,情况相当危急,如果不是及时送医,后果不堪设想。朱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多糟糕,好在经过手术,他已经没有问题了。 这小伙子才25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刚刚还在拼命救人,转眼间自己就倒下了。换了一般人,这会儿肯定是吓得六神无主,哪还顾得上别人啊?可朱睿不一样,他醒过来第一句话就问:"老人怎么样了?" 朱睿心里装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他当时可是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啊!一般人这时候肯定是问:"我怎么了?""我没事吧?"可朱睿呢?他第一个想到的是那个素不相识的老人。这份心胸,这份担当,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还有一点让人感动的是,朱睿醒来后,不光问老人的情况,还担心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当法医。你看,都这个时候了,他想的还是工作。这份职业操守,这份敬业精神,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这事儿就像是一个接力赛,一棒接一棒,爱心就这么传下去了。 先说那个民警朱睿,看到路边有个老人倒地了,二话不说就去帮忙,现在这社会,有多少人看到这种事儿都是绕道走的?怕惹麻烦嘛!但是朱睿不一样,他二话不说就上去帮忙了。 然后呢,又来了个郭维英医生。人家也是路过,看到有人需要帮助,立马就上去了,刚好有个医生路过,这不就是老天爷都在帮忙吗? 后来朱睿自己倒下了。这时候,刚才还在救老人的郭医生,又马上过来救朱睿,朱睿的同事叶李杰,也一直在旁边帮忙。 你看,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件,却有这么多人参与进来,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善意。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爱心接力"吗? 这事儿啊,让人想起了那句老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在帮助自己。因为这种善意,这种正能量,是会传染的。 要是朱睿当初没有停下来帮助那个老人,后面这一系列的善意传递可能就不会发生。但是因为他停下来了,就像是扔了一颗石子儿到水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这就是善意传递的魅力所在。它不需要你付出多大的代价,可能就是一个微小的举动,但是却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就像是蝴蝶效应一样,一个小小的善举,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好事。 但是呢也得承认,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这么做。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帮助别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还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反正有别人会去帮忙,我就不用管了。 这就是为什么咱们需要更多像朱睿、郭医生这样的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善意是可以传递的,而且传递善意并不难。只要我们愿意多付出一点点,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无巧不成书!”浙江,25岁民警救下一老人后,自己却突发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医。清
洛风阐社会
2024-10-14 11:48:11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