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男子在银行存了5万元,把存折拿给父亲用,21年后,男子整理遗父遗物发现

陈志华观世 2024-10-14 12:39:48

吉林长春,男子在银行存了5万元,把存折拿给父亲用,21年后,男子整理遗父遗物发现这本存折,里面钱还在,男子去取钱时,银行告诉他:存折销户了,钱也被取走。男子大惊,不可能啊!存折上没有任何取款记录。钱取不出来,男子将银行告上法院,法院这样判了。 这本存折里存的是1998年杨智打工挣到的第一笔薪水。 当年杨智将存折交给了父亲保管,父亲将他含辛茹苦带大,这笔钱让父亲拿着,他心里也踏实。 杨父最初虽然不愿收下,但耐不住杨智的坚持。 然而,21年过去,2019年的秋天,杨父因病离世,留下了满屋子的遗物等待整理。 在整理父亲遗物的过程中,杨智突然在抽屉深处,翻找到了21年前那本存折。 拿起存折的那一刻,杨智感觉仿佛回到了21年前。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存折,上面赫然记载着他当年存入的5万元。更让他惊讶的是,存折上没有任何取款记录。 "这么多年过去了,存折上居然没有任何变动?" 杨智心中充满疑惑。他翻来覆去地检查存折,确认无误后,决定第二天去银行查询一下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杨智就来到了当年开户的那家银行。他将存折交给柜员,要求查询账户情况。 柜员接过存折,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会儿,脸上突然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她转身和主管低声交谈了几句,然后对杨智说:"先生,请您稍等,我们需要进一步核实一下情况。" 杨智心里突然升起一丝不安。等待的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分每一秒都让他感到焦虑。 终于,银行主管走了过来,面带歉意地说:"杨先生,非常抱歉,经过我们的核查,您的这个账户已经销户了,钱也已经被取走了。" 杨智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存折上明明没有任何取款记录啊!"他激动地说。 主管解释道:"我们的系统显示,这个账户确实有一笔异地取款记录,金额正好是5万元。但是由于时间太久远,我们现在无法提供原始的取款凭证。" 杨智感到一阵眩晕。他不敢相信,自己辛辛苦苦存的第一笔工资,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他坚持要求银行提供更详细的解释和证据。 然而,银行始终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他们只能反复强调系统中有取款记录,但无法解释为什么存折上没有任何记录。 杨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愤怒中。他开始回忆这21年来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出任何可能的线索。 他父亲生前从未提起过这笔钱,也从未表现出突然有了一大笔钱的样子。那么,钱到底去哪里了? 带着满腹的疑问和不甘,杨智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多次与银行交涉,要求他们提供更多的证据,但每次得到的都是相同的回答:系统显示钱已被取走,但无法提供原始凭证。 在与银行多次交涉无果后,杨智决定将银行告上法庭。他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查明真相,拿回属于自己的钱。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法院对这起跨越21年的存款纠纷展开了详细调查。法官仔细审阅了杨智提供的存折,也听取了银行方面的陈述。 在庭审过程中,杨智的律师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为什么存折上没有任何取款记录?如果真的发生了取款,按照正常程序,应该在存折上留下记录。 其次,银行声称有异地取款记录,但为什么无法提供任何原始凭证?即使时间久远,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应该有相应的档案保存制度。 再次,如果真的发生了异地取款,为什么杨智和他已故的父亲都不知情?这笔钱对于他们家庭来说并不是小数目,如果被取走,不可能毫无察觉。 面对这些质疑,银行方面始终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他们只能重复之前的说法:系统中有取款记录,但无法提供更多细节。 经过多次庭审和调查,法院最终做出了判决。法官认为,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有义务保管好客户的存款记录。在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钱款被合法取走的情况下,银行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最终,法院判决银行应当向杨智返还5万元存款本金,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然而,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银行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了上诉。他们认为,银行系统中的记录应该得到认可,不应该因为无法提供原始凭证就否定取款的事实。 二审法院经过慎重考虑,最终维持了原判。法官认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仅凭银行系统的记录是不够的,银行应该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取款确实发生过。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案例来源:环球网)

0 阅读:48

评论列表

小泉

小泉

2
2024-10-14 12:58

那时候5万,我家凑不出来

陈志华观世

陈志华观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