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1997年德国展会狂妄嘲讽中国:"拍吧,你们学不会!"20年后,中国女子一

为兴趣发电 2024-10-17 21:27:35

震惊!1997年德国展会狂妄嘲讽中国:"拍吧,你们学不会!"20年后,中国女子一招制敌,德国损失惨重![微风]   一个德国人的嘲讽,点燃了中国制造的逆袭之路   1997年德国。一座座钢铁巨兽在展馆内列阵,那是德国工程机械的骄傲,它们代表着这个工业强国在世界上的绝对话语权。   前来参观的人群中,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子,孙丽,正认真地用相机记录着眼前的一切。   突然,一个刺耳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你可以随便拍,最好用摄像机录下来,反正你们永远也做不到!”   说话的是一位德国工作人员,他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这句话带着满满的傲慢,让孙丽心里很难受。   但她没多说什么,只是紧紧握住了手里的相机。   她知道,逞口舌之快毫无意义,唯有真正超越对方,才能让这句嘲讽变成对方永远的耻辱。   那时候的中国,在大型工程机械这块几乎是空白的。   2000吨以上的起重机,国内企业几乎都得靠进口。这导致中国企业在价格上没有话语权,还得看外国企业的脸色。   孙丽,这位毕业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年轻女子,在徐工集团承担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研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型起重机,打破外国垄断。   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   没有任何现成的技术可以借鉴,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孙丽和她的团队,就像一群在黑暗中摸索的拓荒者,凭着一腔热血和对成功的渴望,硬生生地在荒芜的土地上开辟出一条道路。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孙丽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   她废寝忘食地研究数据、绘制图纸,常常工作到深夜。   怀孕期间,她依然坚持工作,孩子出生后不久,就狠心断奶,把孩子托付给家人照顾,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   2003年,孙丽和她的团队成功研发了中国首台150吨履带起重机,这标志着中国在大型起重机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国第一吊”的问世,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士气,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潜力。   但是,孙丽并没有停下脚步,她深知,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起重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把目光投向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这可是德国人引以为傲的杰作。   这是一场更加艰难的挑战。   没有先例可循,技术难度巨大,资金投入更是天文数字。   面对质疑和压力,孙丽没有退缩,她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攻关,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没有击垮孙丽的意志,反而让她变得更加坚韧。   她经常跟团队成员说:“我们只能往前走,没有后退的路,必须成功!”   孙丽和她的团队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在2011年成功研发出了4000吨级的履带式起重机。   这台被誉为“世界第一吊”的钢铁巨兽,高达20层楼,自重超过2000吨,起重能力相当于500辆家用轿车的重量总和。   “世界第一吊”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在大型起重机领域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历史性跨越,也让那个曾经嘲笑中国“永远也做不到”的德国人,彻底闭上了嘴巴。   “世界第一吊”不仅让中国自豪,也成了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一张亮眼名片。   它参与了国内外众多重大工程的建设,为中国制造赢得了荣誉,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孙丽和她的团队的默默付出。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中国制造的传奇,也向世界证明: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国,而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科技强国。   孙丽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只要心里有梦想,勇敢去拼,就能克服所有困难,活出自己的精彩。   信息来源:扬子晚报“全国三八红旗手”孙丽:研发“世界第一吊”,引领中国履带起重机崛起

0 阅读:445

评论列表

奔腾

奔腾

4
2024-10-17 22:49

好样的,女中豪杰。

身上每块肉都有它自己的脾气

身上每块肉都有它自己的脾气

3
2024-10-17 22:46

这个不赞还能赞谁[点赞]

外比与贤

外比与贤

2
2024-10-22 14:31

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不缺少为了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而努力奋斗的英雄! 为了自己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而无私的奉献,这就是为什么华夏文明没有断代的重要的因素!

为兴趣发电

为兴趣发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