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絮—一沅江周卫平 有花无果状如棉, 附势随风上九天。 洒洒飘飘何着处, 纵归

洞庭湖荷呀 2024-10-21 09:25:55

咏柳絮—一沅江周卫平 有花无果状如棉, 附势随风上九天。 洒洒飘飘何着处, 纵归泥淖不肥田。《赏析周卫平老师〈咏柳絮〉:对攀附之徒的辛辣讽刺》 周卫平老师的《咏柳絮》一诗,以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对当今某一类不学无术、攀龙附凤之徒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诗的开篇“有花无果状如棉”,形象地描绘出柳絮看似如花朵般美丽,却没有果实的虚有其表之态。这正如那些不学无术之人,空有一副外表,却缺乏真正的内涵和实力。柳絮状如棉,柔软而无根基,暗示了这类人缺乏内在的支撑和定力。 “附势随风上九天”,则深刻地揭露了攀附之徒的本质。柳絮凭借风势飞上高空,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是依赖外部力量。那些攀龙附凤之人,不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取成就,而是靠巴结权贵、趋炎附势来谋求上位。他们如同柳絮一般,一旦失去了所依附的势力,便会迅速跌落。 “洒洒飘飘何着处”,进一步展现了这类人的迷茫与无助。柳絮在空中洒洒飘飘,不知何处是归宿。攀附之徒在追逐权力和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的价值和目标在哪里。他们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方向,最终只会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 “纵归泥淖不肥田”,是对攀附之徒结局的有力批判。柳絮即使落入泥淖,也无法肥沃土地,毫无价值可言。那些不学无术、攀龙附凤的人,当他们所依附的势力倒塌时,也会陷入困境。他们不仅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反而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 周卫平老师的这首诗,以柳絮为喻,巧妙地讽刺了当今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它提醒我们要脚踏实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习来提升自己,而不是走捷径、攀附权贵。只有拥有真正的实力和品质,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社会创造价值。

0 阅读:0
洞庭湖荷呀

洞庭湖荷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