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列车的神秘"五小时":K3/4和K19/20列车入境俄罗斯时,为何被迫停留5

为兴趣发电 2024-10-21 16:52:00

中俄列车的神秘"五小时":K3/4和K19/20列车入境俄罗斯时,为何被迫停留5小时?乘客只能在站台活动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微风]   “为啥火车开到一半,所有人都不让走,只能干巴巴等着?”小红书上,博主@战斗民族体验官的疑问,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原来,他乘坐K3次列车,从北京出发,一路向西,准备来一趟横跨欧亚大陆的史诗级旅行,终点站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结果,火车刚进入俄罗斯境内,就在一个叫后贝加尔斯克的小站停了下来,而且这一停就是好几个小时,乘客们既不能随便走动,更不能离开站台,只能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战斗民族体验官的遭遇,其实并不是个例。很多乘坐K3/4次列车,或者K19/20次列车往返中俄两国的旅客,都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这两趟列车,就如同两条钢铁巨龙,一路上跨越山川河流,将北京和莫斯科紧紧相连。 其中,K3/4次列车更是来头不小,它从1959年就开始运行,全程7819公里,是目前中国铁路运行里程数最长的列车,每周三从北京站发车,周四抵达乌兰巴托,下周一才能抵达莫斯科。而K19/20次列车则是俄罗斯的国际列车,与K3/4次列车共同构成了连接中俄两国的重要交通枢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两趟列车,非要在进入俄罗斯境内后停车换轮子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背后的原因,居然和战争有关。   众所周知,铁路运输的关键就在于轨距,也就是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标准,在全世界却并不统一。中国采用的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而俄罗斯和周边一些国家,则采用1520毫米的宽轨。可别小看这区区85毫米的差距,它直接导致了两国列车无法直接通行。   那么,俄罗斯为什么要采用与众不同的宽轨呢?这事儿还得从19世纪说起。当时,沙皇俄国为了在军事上占据优势,故意将铁路轨距设置得与欧洲国家不同,这样一来,一旦发生战争,敌国的军队就无法利用俄罗斯的铁路网快速推进,变相地起到了防御作用。   这种“独树一帜”的做法,在苏联时期得到了延续,并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所以,包括中国的K3/4次列车在内,所有采用标准轨距的列车,要想进入俄罗斯境内,都必须在边境进行换轨操作。   具体的换轨过程,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列车会先停靠在专门的换轨站,工作人员再用专业的设备,将车厢和车头分离,然后用液压升降机把车厢抬起来,最后换上适合俄罗斯宽轨的转向架,整个过程就像给汽车换轮胎一样,只不过规模要大得多。   虽然换轨是为了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但也给乘客们带来了一些不便。由于换轨过程需要几个小时,乘客们只能在站台附近活动,而且换轨站通常设施比较简陋,除了基本的洗手间和休息区外,并没有太多娱乐设施。   不过,对于很多第一次乘坐国际列车的旅客来说,换轨的过程也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工作人员的操作,了解换轨背后的历史和技术细节,也算是旅途中一种难得的体验。   总而言之,中俄列车换轨,是历史和现实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它既是两国铁路技术差异的体现,也成为了跨国旅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相信随着中俄两国之间合作的不断深化,未来会出现更加便捷的跨国铁路运输方式,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加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 参考资料: 红网--丝路上的班列丨中俄线路轨道有何差异?记者带你直击中欧班列换装现场 2023-10-19

0 阅读:73
为兴趣发电

为兴趣发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