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军攻打越军暗堡受阻,罗兴元拿着74式火焰喷射器,走到连长面前,自信地说:“连长,让我来吧,看我把他们烧成焦炭!” 越军的暗堡隐蔽在峭壁之上,机枪扫射封锁了我军的进攻路线。炮火、手榴弹无效,步兵们屡次受挫。就在这时,罗兴元背起74式火焰喷射器,走到连长面前,自信地说:“让我来!” 这是1979年2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地点是越南203高地。 越军利用复杂的地形,将机枪火力点设在离地8米的悬崖上。这个暗堡坚固隐蔽,传统的武器根本无法对其产生有效打击。我军战士一次次冲锋,皆被压制。眼看战局僵持,时间一长,大部队的进攻计划可能都会被打乱。 步兵班的战士们都陷入了深深的焦虑。怎么办?前进的道路被死死封锁,时间不等人!这时,罗兴元——125师防化连的喷火班班长,站了出来。 罗兴元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喷火兵,他背负着沉重的74式火焰喷射器,向连长请战。他知道,火焰喷射器是目前对付这种隐蔽在高处的暗堡最有效的武器。火焰喷射器能喷出高温的火焰,油料可以顺着洞口流入,敌军无处可逃。 连长看着他坚定的目光,稍作思索后点了点头:“去吧!”这时,罗兴元的心跳开始加速,但他知道,战场上没有时间犹豫。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火焰喷射器真的有那么强大的威力吗?答案是肯定的。 74式火焰喷射器能喷射出超过1000度的高温火焰,足以点燃暗堡内的任何物体。而且,它喷射的油料可以渗透到洞穴的角落,无论越军如何躲藏,都逃不过被火焰吞噬的命运。 火焰喷射器的设计让它成为战场上的“无坚不摧”的武器。它的射程可以达到45米,足以覆盖敌方的射击点和隐蔽的堡垒。罗兴元深知这把“火龙”的威力,因此他才敢在关键时刻主动请战。 得到命令的罗兴元,背上20多公斤的火焰喷射器,在副射手王录坤的配合下,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迅速向暗堡靠近。 两人前进时,不断利用掩体躲避子弹的扫射。很快,他们冲到了距离敌方火力点不到20米的地方。但由于火力点位置过高,火焰喷射器的仰角难以精准打击。 就在这时,王录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让罗兴元将火焰喷射器架在自己的肩膀上发射。这个建议非常危险,因为稍有不慎,两人都有可能被敌方火力反制,甚至烧伤自己。 但他们没有时间犹豫。罗兴元迅速调整姿势,将喷火枪架在王录坤的肩上,瞄准了敌军的机枪口。 火焰喷射器发出轰鸣,一条火龙瞬间喷射而出,直扑敌军藏身的暗堡。高温的火焰伴随着刺耳的惨叫声,冲天而起。洞口的机枪立刻哑火,敌军的反击彻底被瓦解。 但故事还没有结束,罗兴元顾不上自己的疲劳,又继续向下一个火力点前进。他深知,如果不彻底消灭这些隐蔽的敌人,整个高地的进攻都会陷入困境。 火焰喷射器虽然威力巨大,但操控它的喷火兵却往往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喷火兵的背后通常背着两瓶燃油,一旦在战场上被击中,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为什么喷火兵在战斗中常常成为敌人重点攻击的目标。 罗兴元并不例外。每当他拿起喷火枪时,他都知道,自己随时可能成为敌军狙击手的目标。但为了大局,为了减少战友们的牺牲,他从不退缩。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许多喷火兵在战斗中负伤甚至牺牲。1985年,防化连喷火排班长徐立,在老山战役中用火焰喷射器清剿敌军时,身中三弹,壮烈牺牲。 然而,即便面对如此高的风险,喷火兵们仍旧无畏地冲锋在前。他们知道,火焰喷射器不仅是摧毁敌军防御工事的利器,更是他们用来保护战友、保家卫国的武器。 203高地的战斗很快结束。我军成功摧毁了敌军的防御阵地,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罗兴元和他的战友们凭借着勇敢和智慧,为后续部队的进攻扫清了障碍。 在这场战斗中,罗兴元不仅烧毁了多个暗堡,还成功消灭了20多名越军。他的英勇表现被上级记住,荣立“一等功”,并被授予“英雄喷火手”的称号。 喷火兵是战场上最具勇气与力量的兵种之一。他们扛起沉重的喷火器,在危险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正如电影《权力的游戏》中“野火”肆虐般的场景,现实中的喷火兵也时常置身于火海,肩负着摧毁敌军堡垒的重任。 火焰喷射器的高温和威力,让它成为战场上的“火龙”。然而,这背后是无数像罗兴元这样的喷火兵,他们以牺牲自我的精神,换取战场的胜利。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罗兴元和他的战友们用火焰喷射器为我军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203高地还是后续的战斗,他们一次次突破敌人的防线,守护着祖国的安宁。
1979年,我军攻打越军暗堡受阻,罗兴元拿着74式火焰喷射器,走到连长面前,自信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0-22 14:56:55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