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原则”成为教育乱象的万能药! 1.课后延迟服务,自愿。名义上是给家长选

岔气查理 2024-10-29 08:49:20

“自愿原则”成为教育乱象的万能药!

1. 课后延迟服务,自愿。名义上是给家长选择权,可实际上变成了“隐形强制”,不少家长迫于无奈给孩子报名,毕竟没人看管总不放心,所谓的“自愿”让家长陷入了两难境地。

2. 课外辅导班,自愿。明面上说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报不报名,实际上却形成了“大家都报,你不报就落后”的风气。家长和学生被“自愿”逼得不得不去,否则心里没底。

3. 家长会的签到,自愿。表面说参加家长会是自愿,但学校总是在会上强调出勤率,家长不来一回就会被关注,久而久之也不敢“自愿”不去了。

4. 学校志愿服务,自愿。学校组织志愿服务,说是让学生自愿参加,但老师会私下暗示参与的好处,久而久之学生就觉得不参加不好意思,真正的自愿变成了“被自愿”。

5. 竞赛报名,自愿。学校每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说是自愿报名,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参与会影响成绩单的丰富度,结果“自愿”又变成了家长心里的“必选项”。

6. 社团活动,自愿。学校开设很多社团活动,说是为学生提供选择自由,但有些社团被认为更“高大上”,不参加就好像失去了社交圈子,自愿成了无形的压力。

7. 捐款活动,自愿。学校发动各种捐款活动,说是自愿捐赠,但往往带着“爱心”的名义,捐与不捐成为家长和孩子的负担,不捐就有压力,捐了又觉得是“被自愿”。

8. 校服购买,自愿。校服成了学校推荐购买的“标配”,虽然是自愿购买,但不少学校默认穿校服,家长只能掏钱,真正的选择权并不存在。

9. 家庭作业辅导,自愿。老师建议家长在家辅导孩子作业,说是出于自愿,但暗地里不少家长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压力”,怕孩子功课落后,辅导变成了“硬任务”。

10. 校园参观,自愿。学校组织的各类参观、旅游活动,说是让家长自愿报名,但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不去会“吃亏”,自愿成了“别无选择”。

11. 开家长账号,自愿。学校要求家长开通学习平台账号,说是自愿,但若不注册就可能收不到学校信息,久而久之家长们都成了“自愿”的一员。

12. 签订学习承诺书,自愿。学校要求学生签订学习承诺书,说是为了“自愿”树立好习惯,结果家长被动卷入,一旦签了这承诺,家长就要盯紧孩子,增加了教育负担。

13. 课外书推荐,自愿。学校推荐阅读课外书,说是让学生“自由选择”,但老师会经常提到,家长担心孩子跟不上进度,自愿阅读就变成了“必读”。

14. 竞选班干部,自愿。学校鼓励学生竞选班干部,说是自愿报名,但如果不参加,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缺少锻炼机会,自愿参选就成了无形的“压力”。

15. 家校合作活动,自愿。学校组织的各种家长培训、亲子活动,名义上说是自愿参与,但不少家长担心不参与会影响孩子的表现,自愿参加成了无形的负担。

---

本人看法:

“自愿”原则本是为了给学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空间,但在教育实践中却成了“必选项”的掩护。家长和学生在这种“自愿”下往往有苦难言,既不敢违背,又不想被动卷入。这种“被自愿”的现象已经让很多家长感到疲惫不堪。真正的自愿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意愿,而不是让选择变成压力。你怎么看?你觉得教育里的“自愿”应如何真正做到自愿?欢迎大家一起讨论,让教育变得更健康、更人性化!

0 阅读:2
岔气查理

岔气查理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