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央下令寻找一位叫牛宝正的人,64岁的农村老汉被邀请去北京,摇身一变

鸿史来了 2024-10-31 12:25:38

1950年,中央下令寻找一位叫牛宝正的人,64岁的农村老汉被邀请去北京,摇身一变,直接享受干部行政十八级待遇!

任务下达到山东省无棣县委,负责人张学德一头雾水。

信件上赫然签着王子文、杨献珍、刘澜涛等中央委员的名字,这几位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可他们却联名要找一个老农民。

张学德不敢怠慢,立即展开调查,信中只提供了牛宝正的名字和曾在草岚子监狱工作过的经历,以及一个神秘的代号“OX”。

这在当时,无异于大海捞针,但张学德明白,中央如此重视,这个人肯定不简单。

他立刻组织人手,开始地毯式搜索,最终,在一个看守所里,他们找到了一个名叫牛宝正的老人。

张学德见到牛宝正,开门见山地问起“OX”这个代号,并提到了杨献珍、王子文等人的名字。

牛宝正却显得有些迟疑,只承认曾在草岚子监狱工作过,对其他事情闭口不谈。

张学德心里明白,当年的地下工作环境复杂,用化名是常有的事,牛宝正的反应反而更加确定了他的身份。

1931年,河北省党组织遭到叛徒出卖,杨献珍、王子文、刘澜涛等一大批地下党员被捕,关押在草岚子监狱。

国民党虽然没有掌握确凿证据,但仍试图劝降他们。

这些共产党人意志坚定,成立了狱中党小组,积极寻找与外界联系的机会,他们需要一个可靠的联络员。

牛宝正是当地人,因生计所迫,辗转来到北平,在草岚子监狱当了一名狱警。

他为人憨厚正直,对狱中犯人颇为同情,这正是狱中党组织看中他的原因。

一次偶然的机会,牛宝正向杨献珍求助,希望她能帮自己给老母亲写信。

杨献珍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建立联系的契机,不仅帮他写了信,还为他筹集了一些钱。

牛宝正深受感动,开始更加关照狱中的共产党人,随着彼此的信任加深,杨献珍开始让牛宝正帮忙传递信息和革命刊物。

他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了保护他,党组织给他起了个代号“OX”。

有了牛宝正这个关键的桥梁,狱中党组织和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许多被捕的党员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和营救。

牛宝正的举动引起了国民党的怀疑,他们意识到监狱内部有内鬼,开始秘密调查。

1936年底,国民党终于将目标锁定在牛宝正身上,他被捕后,遭受了严刑拷打。

但他始终守口如瓶,没有透露任何信息,危急关头,党组织迅速行动,成功地将他救了出来,并护送他和家人离开了北平。

从此,牛宝正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他回到山东老家,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在清理国民党残余势力的过程中,牛宝正的这段历史被翻了出来。

由于曾经在国民党监狱工作,他被当地看守所管制,却也阴差阳错地让他更容易被找到。

牛宝正被护送至北京,与分别多年的老战友杨献珍、王子文等人重逢,场面感人至深。

中央高度肯定了牛宝正的贡献,安排他担任草岚子监狱预审员,并享受干部十八级待遇。

曾经的狱警,如今成了国家干部,这或许是牛宝正做梦也想不到的。

牛宝正最初的善举,或许只是出于朴素的同情心,却在无意中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牛宝正这样的普通人还有很多,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的点滴付出,汇聚成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历史的丰碑上,不仅铭刻着英雄的名字,也应该记住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同样值得我们敬佩和铭记。

0 阅读:140
鸿史来了

鸿史来了

军情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