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曹德旺和王石一起参观万福寺,寺庙破败不堪,方丈说重修寺庙需要1600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1-02 15:30:53

2016年,曹德旺和王石一起参观万福寺,寺庙破败不堪,方丈说重修寺庙需要1600万。曹德旺说:“这个钱,我出了。”方丈听到后一下子改了口:“重修寺庙要2000万。”最终,曹德旺花了2.5亿重修万福寺。 2016年,一场特别的寺庙之行悄然发生。 彼时的万福寺,静静地矗立在福建福清的黄檗山上,千年的沧桑让它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墙漆斑驳,建筑老旧。 两位商界巨头——曹德旺和王石,一路走来,面对满目苍凉,内心波澜起伏。 事情要从王石的一次日本之旅说起。 在日本京都,一座庄严的古寺吸引了王石的注意,这便是万福寺。他耳中传来诵经声,隐隐带着熟悉的味道。细听之下,竟是地道的福建口音! 王石好奇地问住持,得知原来这座寺庙是福建黄檗山万福寺的“兄弟庙”。400多年前,福建万福寺的隐元禅师东渡日本,建起了这座与家乡相似的寺庙,一脉传承至今。 带着疑惑和钦佩,王石回国后便邀请好友曹德旺前往福建的万福寺一探究竟。 曹德旺是福清人,对佛教文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幼在奶奶的熏陶下,他就经常跟着奶奶上香拜佛,耳濡目染下,也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的慈善事业、商业成就、处世态度,多少都带着佛教所倡导的慈悲与宽容。两人来到黄檗山,一路上杂草丛生,走得颇为艰难。 古寺的颓败模样让他们心生不忍,台阶上长满青苔,匾额破旧不堪,墙壁上的裂缝清晰可见,甚至连屋顶都摇摇欲坠。寺庙中的僧人寥寥无几,寂静中透着一股冷清。 住持迎出来,带他们参观了一番。当走到一片堆放着建筑材料的空地上,曹德旺忍不住问:“住持,这些材料是用来做什么的?” 住持叹了口气,解释道:“原本打算用来修缮斋堂,但一直没有筹到足够的资金。” 曹德旺不由心生怜惜,便随口问道:“修缮斋堂大概需要多少钱?”住持回道:“至少1600万。” 这句话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王石沉默片刻,而曹德旺爽快地回应:“这个钱我出了!” 住持听后欣喜若狂,但又坦言,“其实,光是修斋堂不够,寺庙的道路、走廊等也亟待修缮,可能需要2000万。” 面对不断增加的预算,曹德旺并未犹豫,答应了捐赠。心中,他已然认定这是一次值得的投入。 第二天,曹德旺立即派出团队进驻万福寺勘查情况,结果发现,实际所需费用远远超过2000万。若想完全修复这座古刹,预计至少需要2.5亿。 团队稍显犹豫,而曹德旺却坚定地说:“没关系,钱不是问题,这是我们的文化,是教人以善的地方,必须传承好。” 从那时起,他便将重建万福寺放在心上。曹德旺亲自参与修缮规划,柱子用印度尼西亚的菠萝格硬木,这种木材质地坚硬,耐用且庄重,每根柱子重达6-10吨。 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根木柱,曹德旺都亲力亲为,保证材料和工程质量。 这种细致和耐心,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年轻时的曹德旺也曾贫困潦倒,9岁才上小学,14岁就辍学打工养家。他贩过水果,卖过烟丝,修过自行车,甚至拉过板车。 正是这些艰难岁月打磨了他坚韧的性格。他相信,每一分财富都应当来之不易,也相信,当有能力时,帮助他人是一种责任。 也因此,自1983年起,他便不断投身于慈善事业。2020年,曹德旺更是出资100亿建福耀科技大学,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 修缮万福寺,是他对信仰和家乡的一次回馈。 三年的辛劳后,万福寺焕然一新,殿堂庄严宏伟,庭院静谧雅致。崭新的建筑让整个寺庙散发出庄重的光彩,已然成为黄檗山上最为耀眼的存在。 曹德旺与住持一同站在寺庙前,望着这座他亲手帮助复兴的寺庙,心中十分满足。 主持感动地对曹德旺深鞠一躬,感激地说:“您大慈大悲,愿意重塑祖庭,曹先生,您是大善人。” 曹德旺却笑着说道:“寺庙已重建完毕,日后就交给你们管理了,这里从此和我再无关系。” 对于这笔巨资的付出,曹德旺并没有半分留恋。 事实上,重修万福寺对他而言只是一场修行,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 至今,他的捐款总额已超过160亿,从未炫耀。他甚至谦逊地说自己并不是“首善”,认为真正的首善是像袁隆平那样的科学家:“没有袁先生,地里就长不出粮,饿死多少人啊!” 这一切,皆源于他对佛教文化中“慈悲济世”理念的敬仰。这种信仰的力量使他淡泊名利,只求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 万福寺重建后,寺庙中央种下的菩提树生机盎然,象征着福清的这座禅宗祖庭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这也许是对曹德旺信仰和精神的一种回应。 对于曹德旺来说,这不仅是捐款,更是一种回归与心灵寄托。他说:“人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作品,当你做的事情,就应该做到淋漓尽致。” 修缮万福寺,是他对生命价值的诠释。

0 阅读:16
李小哥知识说

李小哥知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