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徽12岁女孩揣着仅有的27元。用铁床推着躺炕上六年的父亲,拽着双目

洛风阐社会 2024-11-07 17:19:12

2008年,安徽12岁女孩揣着仅有的27元。用铁床推着躺炕上六年的父亲,拽着双目失明的奶奶,开始了一段500公里的艰辛求医之路。 这个倔强的小女孩,用她的孝心和毅力,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感动了整个中国。 在安徽五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黄凤的家庭曾经和其他家庭一样平凡。 然而,2002年的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这个家的轨迹。 当时只有30岁的黄志仁在工地上被高空坠落的水泥板砸中,造成脑浆崩裂和脊柱粉碎性骨折。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从此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 灾难接踵而至。黄志仁的妻子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带走赔偿金离家出走。 年仅6岁的黄凤和双目失明的奶奶成了这个家唯一的依靠。 小小年纪的黄凤不得不挑起照顾父亲和奶奶的重担。 每天天不亮,黄凤就要起床给父亲翻身、擦洗身体、换尿布。 她站在板凳上给父亲和奶奶做饭,虽然菜常常没炒熟,但父亲总是笑着说"好吃"。 冬天,她的小手被冰冷的水冻得通红,裂开口子,但她从不喊疼。 学校里,同学们常常用异样的眼光看她,有人甚至嘲笑她"没有妈妈"。 但黄凤从不辩解,只是默默承受,心里想着要快点回家照顾父亲和奶奶。 2008年春天,12岁的黄凤从同学那里听说上海的大医院也许能治好父亲的病。 这个消息让她燃起了希望。她找到村里的叔叔帮忙焊了一张带轮子的铁床,把家里仅剩的27元揣在兜里,就这样开始了艰难的求医之路。 推着父亲走出村子的那天,整个村子的人都来送行。 有人劝她回去,说这么远的路怎么可能走得到。但黄凤坚定地说:"我一定要治好爸爸的病!" 一路上,黄凤推着父亲,拽着奶奶,走走停停。有时候遇到好心人,会给她们一些吃的或者钱。 但更多时候,她们只能靠乞讨度日。晚上,他们就睡在天桥下或者废弃的工棚里。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辛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上海。然而,现实给了黄凤沉重的一击。 医生告诉她,父亲的病情太复杂,治疗费用高达几十万元。 黄凤站在医院的走廊里,第一次觉得自己如此渺小和无助。 但她没有放弃。2009年,黄凤再次燃起希望。她东借西凑了20000元,又一次踏上了求医之路,这次的目的地是北京。 然而,由于病床紧缺,他们又一次无功而返。 2010年,14岁的黄凤再次带着父亲来到北京。这一次,命运之神终于眷顾了这个坚强的小女孩。 武警总医院的医生被黄凤的事迹深深打动,决定破例收治黄志仁。 经过几次手术,黄志仁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能够坐在轮椅上活动了。 黄凤的事迹很快传遍全国,感动了无数人。2013年,她被评为"中国好人榜"最美孝心少年。 2014年,她的故事被搬上银幕,拍成电影《一路有你》。 更多的好消息接踵而至,安徽省政府为黄凤家庭提供了经济援助和医疗保障。 然而,黄凤并没有满足于现状。201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立志成为一名护士。 2020年毕业后,她如愿以偿地在蚌埠五河医院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好地照顾父亲。 如今的黄凤,已经从当年那个瘦小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年轻人。 她不仅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还经常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人。 她的故事被编入小学教材,成为激励无数人的榜样。 黄凤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和坚持可以创造奇迹。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道,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和人性的光辉。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黄凤的故事无疑是一剂温暖人心的良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家人的重要性,以及孝道的真谛。 (信息来源:央视网:新闻袋袋裤 20130815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黄凤:照顾爸爸 哪怕我只有一辆板车)

0 阅读:0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