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绍,字兴远,北魏后期的大臣,新蔡鲖阳(今安徽临泉鲖城)人,他出身名门望族,年少喜好读书,长大精通诗词,并且才学过人,举止文雅,因此他被朝廷陆续封为殿中侍御史,积射将军,中书舍人等官职,从而颇受北魏世宗(宣武帝)元恪的宠信。 北魏孝明帝元诩在位时期,董绍担任洛州刺史,他在此期间喜好搞一些小恩小惠,同时他还在境内还颇得人心。他曾因为写过《御天马颂》,从而获得孝明帝元诩的赏识,于是他被赏赐绢帛八十匹,并且还被升任龙骧将军。 董绍还善于审时度势,分析问题很准。南梁大将曹义宗、王玄真进犯荆州,北魏将领裴衍、王罴出兵迎敌。此时的他认为裴、王二人的粮草供应不上,必败无疑。结果不出意料。 董绍的诗文也写得很好,他说话喜欢文绉绉的,喜欢引经据典,不管对方是否能弄懂,时不时就语出惊人。在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十月,南齐宗室萧宝夤(南齐明帝萧鸾的第六子,东昏侯萧宝卷的同母弟)在长安谋反,自称大齐皇帝,改元隆绪。于是他便上书朝廷请求出兵征讨,其中说了一句:“臣当出瞎巴三千,生啖蜀子!”这句话字面的意思是,臣愿率瞎了眼的巴中士兵三千人,活剥生吞了这蜀地的小儿! 孝明帝元诩听到这儿,有些莫名其妙,就问身边的黄门官徐纥:“这巴人果真都是瞎子吗?”于是徐纥回答说:“这不过是董绍的豪言壮语而已,意思是巴人勇猛善战,面对敌军就像没看见一样,毫不畏惧,其实巴人并不是瞎子。 孝明帝元诩听了徐纥的解释之后,哈哈大笑,于是便下诏命令董绍立即出兵迎战萧宝夤。因此便在孝昌四年(528年)正月,他平定了萧宝夤的叛乱,同时他还因为抗敌有功,从而得以受封新蔡男爵,并且还被赐予食邑二百户。 董绍晚年不得志,郁郁寡欢。他曾与西魏掌权者宇文泰的旧主贺拔岳在高平牧马的时候,大放悲歌唱到:走马山之阿,马渴饮黄河。宁谓胡关下,复闻楚客歌。到了大统四年(538年),西魏文帝元宝炬在位时期,此时的他因为诽谤朝廷而获罪,最终他被宇文泰诛杀。 #北魏的历史人物#
董绍,字兴远,北魏后期的大臣,新蔡鲖阳(今安徽临泉鲖城)人,他出身名门望族,年少
太基说历史文化
2024-11-08 10:40:43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