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南京,一肿瘤医院的医生不仅没收病人红包,还反过来为病人默默捐款14

洛风阐社会 2024-11-08 11:46:19

2019年江苏南京,一肿瘤医院的医生不仅没收病人红包,还反过来为病人默默捐款14年!如果不是医院查账发现,没人知道这位医生默默无闻做了这么多年的好事!网友:这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作为一名专业的肿瘤介入治疗专家,席玮每天都要面对晚期肝癌、胰腺癌等重症患者。 然而,让他更加揪心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病情,还有许多人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005年,是席玮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那年,他开始独立负责病患的治疗,也第一次直接面对了患者的经济困境。 一位来自农村的男性患者,因为没有亲人、没有钱看病,引起了席玮的注意。 面对这样的情况,席玮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悄悄地往这位患者的住院费账户里汇了1000元。 这次经历成为了席玮14年善举的开端。从那以后,每当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席玮都会默默地伸出援手。 他的捐助金额从1000元到5000元不等,每年大约会帮助3到4个特别困难的患者。 为了避免患者的尴尬和拒绝,席玮总是以"慈善项目捐助"的名义进行捐款。 席玮的善举并非一帆风顺。最初,有些患者发现多出来的住院费后,会主动退还。 这让席玮意识到,患者的自尊心同样需要被尊重。 于是,他改变了策略,开始以慈善捐助的名义进行帮助,既保护了患者的自尊心,也让他们能够安心接受帮助。 在席玮帮助过的众多患者中,有一位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孤寡老人,患有原发性肝癌。老人的孩子早已去世,老伴也离他而去,他独自一人面对病魔的侵袭。 更让人心酸的是,老人连一万多元的治疗费都无法支付。 席玮了解到情况后,毫不犹豫地为他捐款5000元,让老人能够安心接受治疗,并有余钱回家过年。 席玮的善行并非偶然,这与他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出生在医生家庭的席玮,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帮助他人的行为。 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怀。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善举埋下了种子。 席玮的妻子也是一名护士,她对丈夫的善举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夫妻俩都认为,帮助患者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他们的女儿虽然才上小学一年级,但已经成为了一名小义工,经常跟随父母到医院看望患者。 这个温暖的家庭,共同传递着爱与希望。 然而,席玮的善举并非孤例。在中国的医疗系统中,还有许多像席玮这样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为改善医患关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席玮的事迹被曝光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人称赞他是"暖心医生"、"活菩萨",也有人感叹"这才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医院的同事们对席玮的行为表示敬佩,认为他体现了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操守和人文关怀。 像席玮这样的医疗公益行为,不仅能够直接帮助困难患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改善医疗环境。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席玮保持了一贯的低调。他表示,自己所做的只是尽了一个医生应尽的责任。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医护人员的爱心和同情心,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席玮说:"我们不能说大规模去宣扬这种行为,毕竟这是一个自愿的事。但是我希望能够让医患之间多一点尊重、理解与信任。" 席玮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善举,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次温暖提醒。 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默默地付出,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他人。 也许,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构成了我们社会的温度,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感动!医生私下给困难病患打住院费 坚持14年)

0 阅读:38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