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北京男子李泽父亲去世,意外发现存折里有13.8万!谁料银行拒绝凭户口本支取,竟称无法证明父子关系。一怒之下,李泽将银行告上法庭! 银行的钱,真的是随存随取吗?可当存款人突然去世时,取款变得比想象中困难得多! 北京男子李泽在父亲离世后,回到老家处理父亲的后事。整理遗物时,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本存折,存折上赫然显示有13.8万元的余额。 这些钱都是他多年寄给父亲的生活费,但老人家节俭,竟未动用分毫,悉数存了下来。这笔钱,是父亲留给他的最后念想。 带着存折、自己的身份证和父亲的户口簿,李泽信心满满地来到银行。他以为手续齐全,取钱不过是几分钟的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柜员看过他的证件后,却告知不能办理取款。 李泽困惑不已,问清原因才得知,银行认为户口簿不能证明父子关系,要么提供法院判决书,要么出具继承权公证书才能取款。李泽当场愣住了。 “户口簿上写得清清楚楚,我是我爸的儿子,这还不能证明关系吗?”李泽心头火起,试图与柜员沟通,甚至请出银行经理。但银行经理一再坚持,没有法院判决书或公证书,他们不能放款。 他回到家,内心充满愤怒与无奈。明明父亲的存款是留给自己这个唯一继承人,却被银行以各种理由拒绝。李泽的心里不禁产生疑问:如果是银行的欠款,是否也需要这些繁琐手续? 他向一位学法律的朋友咨询,朋友指出,银行之所以要这些证明,是因为大额存款涉及风险。银行害怕未来出现财产争议,因此严格要求文件以免承担法律责任。 但银行的做法是否合理?民法典中规定,直系亲属的遗产继承并不必须要求公证书,只要法律关系明确,完全可以合法继承。李泽明白,银行拿的是一项过时的规定在做挡箭牌。 于是,李泽下定决心走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李泽明确陈述了自己的诉求,强调自己是父亲的独子,母亲早年离世,自己理应是唯一的继承人。 他提出,根据规定,遗产应由配偶、子女、父母优先继承。而自己作为唯一的继承人,银行拒绝其取款是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 而银行则一再强调,要求公证书是为保障财产安全,是银行操作流程中必要的一环。银行还辩解,李泽的户口簿不能替代法定公证文件,他们只能按规章制度办事,拒绝提供取款服务。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李泽的父母早年离异,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并且是父亲的唯一子女,具有明确的继承资格。 法院认定李泽与银行之间存在的合法存款关系明确,且没有其他继承人争议。根据规定,户口簿可作为亲属关系的凭证,特别是在没有其他相反证据的情况下。 不仅如此,法院还提到,根据最新的民法典规定,直系亲属的合法继承权应当受到保护。 法典条文已明确指出,继承人有权通过法院判决主张合法权益,不必非得公证书才具备继承权。 法院的判决最终支持了李泽的诉求,银行被判支付13.8万元存款及利息。李泽赢了官司,取回了父亲的存款。 本案判决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有人支持银行,认为银行出于谨慎考虑没有错,毕竟存款安全需要保障;也有人认为银行的规定实在是太过僵化,给遗产继承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 正如网络上一句流行的话:“银行是存款的保护者,而不是占有者。”银行应该摆正位置,以合理方式简化继承程序,而不是让遗产继承人遇到障碍。 不少人可能会问,是否有办法减少继承遗产的麻烦?事实上,银行方面也在探索简化措施。据了解,部分银行已设置“继承人”选项。存款人可以在开户或存款时,提前指定继承人。 若存款人不幸去世,指定的继承人只需出示继承人身份文件即可办理取款,无需繁琐手续。这种方式即保证了存款人的财产权益,又让继承手续更加便捷。设立“继承人”这一方式,不仅能方便家属,也减少了银行和客户之间的纠纷。 对于继承人而言,若没有指定继承人记录,走法律途径也是可行之道。而从费用角度来看,办理法院诉讼的费用通常比公证便宜得多,且若胜诉,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李泽这次通过法院获得公正判决,也为类似情况提供了现实参考,帮助更多人意识到,维护自己合法继承权是完全可行的。 “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的现象,既反映了银行管理中需要改进的部分,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提前规划。毕竟,对于存款的保护和使用,银行和继承人都应站在合法、合理的立场上,相互尊重,才能减少类似的纠纷。
人在天堂,钱在银行!北京男子李泽父亲去世,意外发现存折里有13.8万!谁料银行拒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1-08 13:46:17
0
阅读:455
容止
银行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