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河南农村的一个37岁单身汉收养了一个身患先天脊柱裂的孩子,为了给他治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1-09 15:36:10

1991年,河南农村的一个37岁单身汉收养了一个身患先天脊柱裂的孩子,为了给他治病变卖了大量家产。谁知,25年后这个被收养的孩子靠养鸡赚了30万,给老汉建了幢大房子以报答恩情。 谁能想到,一个被遗弃在寒天雪地里的婴儿,竟成了一个37岁单身农民的儿子?而25年后,这个孩子居然用双手改变了命运,回报了当年那个把他从绝境中救起的养父。 这一切,要从1991年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说起。 那天,河南省嵩县城关镇王家村的山脚下,几位村民围着一个纸箱,好奇地探头张望。纸箱中,躺着一个不满周岁的男婴,脸色苍白,啼哭不止。 人们揭开襁褓,看到婴儿腰部有一个小尾巴,手臂上布满针眼——显然,这是一个患有先天脊柱裂的弃婴。 人群渐渐散去,谁也不想收养这样一个“累赘”。这时,一个叫丁金栓的汉子走上前,默默地把孩子抱了起来。丁金栓是村里有名的“光棍”,37岁的他,早已放弃了成家念头。 可当他看着这个孩子的眼睛,心头一紧,生出无限怜悯。他对周围人的劝说充耳不闻,反而坚定地说:“从今往后,这孩子就叫丁转成,兜兜转转,最后还是成了我儿。” 从此,丁金栓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丁转成生病,丁金栓不惜变卖家产,卖掉家中唯一的牛,带他到县城做手术,割掉了孩子身上的“尾巴”。 然而,先天缺陷让丁转成的双腿永远无法站立。丁金栓没有丝毫嫌弃,背着孩子下地干活,教他用手爬行,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丁转成渐渐长大,心中对养父满是感激。然而,因为身体残疾,他从小就受尽嘲笑。村里的孩子经常拿他取乐,模仿他爬行的样子,甚至有孩子故意将他推倒在地。 年幼的丁转成一度痛苦到绝望,数次偷偷爬到山里,打算绝食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每次,丁金栓都费尽心力将他找回,坐在他身边,轻轻拍着他肩膀,告诉他:“爬行也能走出路来,爹不嫌弃你,你也别嫌弃自己。” 丁转成慢慢坚强了起来,开始试着用手爬行来分担一些家务。 尽管生活艰苦,但父子二人从未放弃希望。丁金栓每年依靠务农为生,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几乎都用在了丁转成的治疗和生活上。 村里的邻居也时常带些食物过来,村干部甚至主动安排村里帮扶政策,帮他们解决生活难题,村民们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支撑着这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子。 然而,丁转成的生活并未因此好转多少。到了他十几岁的时候,入学读书成了新的难题。 由于身体原因,丁转成无法控制基本生理需求,学校的老师几次试图帮助他,却难以解决现实的困扰,不得已劝他退学。 失去学习机会的丁转成心中满是自卑,感到与其他人始终有着难以逾越的差距。 成年后的丁转成不甘心靠别人养活,也不愿因残疾乞讨谋生。几番思索后,他开始尝试赚钱,摆过地摊、养过羊,甚至试图种树,可这些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他内心逐渐焦躁,但仍然坚持不放弃,毕竟丁金栓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他不能让父亲的心血白费。 2017年,丁转成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一档致富节目,节目中讲述了养土鸡发家致富的故事。这让他灵机一动,萌生了养鸡的想法。 他向丁金栓表达了这一想法,尽管担心,丁金栓还是选择了支持。于是,父子二人凑钱买了第一批鸡苗,开始了他们的养鸡生涯。 丁转成起早贪黑,跟在鸡群后面爬行,双手磨出厚厚的老茧。养鸡的过程并不顺利,起初因缺乏经验,存活率很低,他几乎赔光了家底。 村民们看着他忙碌的身影,默默提供帮助,有人送饲料,有人帮忙搭建鸡舍,县里的帮扶干部甚至带来技术专家,为他提供专业养殖指导。 在村民和政府的帮助下,丁转成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 偶然的机会,丁转成接触到了短视频直播。他决定把养鸡的过程分享到网上,在抖音上开了直播。 没想到,他的质朴和坚韧打动了无数网友,直播间的观众数次达到百万,大家纷纷下单购买他的土鸡和鸡蛋。就这样,靠着网络销售,丁转成的养鸡事业终于开始盈利。 积累了一些收入后,丁转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养父丁金栓盖了一座新房。他激动地对丁金栓说:“爸,没有你,就没有我。 现在我能挣钱了,一定要让你过上好日子。”丁金栓听着这话,眼眶湿润,心中无比欣慰。丁转成的事迹逐渐在媒体上传播开来,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励志典型。 面对成千上万网友的关心和赞许,丁转成谦逊地表示,这一切都是养父的教导与村民们的帮助所赐,没有大家的支持,他绝对走不到今天。 在社会的帮助下,丁转成还安装了假肢,逐步学会使用轮椅,终于摆脱了多年用双手爬行的日子。 今天,丁转成的养鸡场规模日益扩大,他不仅实现了自立,还开始为村里的其他人提供就业机会,为乡亲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改变了生活,而这一路,始终有父亲丁金栓的陪伴与支持。 就这样,这对父子用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奋斗诠释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逆境中的不屈。

0 阅读:715
李小哥知识说

李小哥知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