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
四季之爱
2024-11-10 13:36:01
由于最近进行了一些小视频的尝试,进一步体验到了人们的认知方式。人们习惯用看似严肃的方式来对待生活,所以总是感觉很沉重,缺少幽默感,诙谐感。总是认为一个人要么在表达肯定,要么在表达否定。这个现象在我这里发表过的文章中也曾经出现过。有的人因为看不懂我到底在表达什么因此怀疑我是由语义不通的机器人写的。但实际上,如果真的是人工智能写的反而会更通顺和容易理解。
因此人们总是处于那种自我限定的知识框架和范畴内,而无法理解哪怕超出一点点的非常规认知。而这就是典型的“废松弛感”,也就是他再也无法轻松地面对这个世界。他松弛的能力已经废了,他总是很警惕地在观察这个世界,生怕别人动了自己的领地,而这个领地哪怕只是自己设定的“认知正义”。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南怀瑾说的对性的解决。他说对于所谓修行人来说,性不会是个问题,因为他会在定中体验到远比性更快乐的感觉。南怀瑾的各种论断都非常滑稽,难道性只是为了那个感觉吗?所以有了一种比性更好的感觉就不需要性了是吗?他把人的主观、心理直接等同于纯生理的活动,可能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冷酷而缺少感受力的人吧。
所以当我说了所谓修行人是没有办法突破两性问题的时候,当一个人所谓修行的无欲无求,却总还是会为了一个心仪的女人动心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反驳我说,那些男女之乐哪比得过他在打坐时的舒服。
所以人活着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级的享受,所以人只需要进一步地发展和加强自己的境界和水平就行了。这是如此简单的一种和所谓修行相悖的逻辑,但是人们就是这样活在这种“正确”中。再也看不到自己内心实际的需求、想法,和自己的贪婪以及真实。人们给自己划定了一个又一个圈,在这里面我就是安全的。因为我是对的,或者说我是对的,所以我是安全的。安全、正确、正义、真理都只是对于自己的真实的邪恶的限制、伪装和边界。在这种边界中,一个人永远不可能感受到任何自由。相反,他可能越来越暴躁,因为他要维护的这个圈越来越庞大而脆弱。
他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境界、能力和正义,所以他会越来越看不惯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人,也越来越害怕别人挑战他在内心深处持续维护着的道理、道义的稳定。越大就越容易倾倒,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但是人们却还是一门心思地要制造一个更庞大的自我之永恒高塔。也许他觉得这样自己可以俯视众人了,同时对其他未能攀登到如此高度的人保有优越感。但是高塔最终将是他自己的牢笼,或者说永恒的海市蜃楼。(待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