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乌克兰女大学生不顾家人反对,跨越7000公里,远嫁给中国打工仔。不料,婚后6年,战争爆发。丈夫却说:“不用怕,我是中国人!” 2015年夏天,乌克兰乌曼市的一家木材厂里,23岁的卡佳正在帮助父母整理账目。 突然,一个年轻的中国面孔出现在她面前。这个名叫廖锐杰的福建小伙,是木材厂新来的管理人员。 两人初次相见,语言不通,只能用蹩脚的英语和夸张的肢体语言交流。 谁也没想到,这个尴尬的场景,竟是他们跨国爱情的开端。 卡佳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对东方文化充满好奇。 她在基辅国立大学主修东方语言,对中文和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廖锐杰,则是个地地道道的福建莆田人,为了拓展家族生意,远赴乌克兰打拼。两人虽然来自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在音乐中找到了共鸣。 卡佳开始更加刻苦地学习中文,希望能深入了解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男孩。 而廖锐杰也努力学习乌克兰语,希望能更好地融入卡佳的世界。 然而,爱情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卡佳向家人透露她想要嫁给廖锐杰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父母担心女儿远嫁异国他乡,会面临语言障碍、文化冲突等诸多困难。 但卡佳的决心不容动摇,她坚信爱情可以跨越一切障碍。 2016年春节,卡佳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繁华的大连街头,热闹的年夜饭,温馨的家庭氛围,这些都让卡佳深深着迷。 她开始憧憬在中国的未来生活。然而,当她随廖锐杰回到福建莆田的农村老家时,眼前的景象却让她猝不及防。 泥泞的乡间小路,简陋的砖瓦房,忙碌的农民,这与她想象中的中国大相径庭。 面对巨大的文化冲击,卡佳一度感到迷茫和不适。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勇敢面对。 她学习做莆田特色菜,跟着婆婆下田干活,努力融入当地的生活。 渐渐地,她爱上了这个朴实无华的小村庄,爱上了这里的人情味。 2016年10月1日,在中国的国庆节这天,卡佳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两年后,女儿也降生了。 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夫妻俩决定让孩子们加入中国国籍。这个看似平常的决定,日后却成为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卡佳和廖锐杰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廖锐杰将木材生意从线下转到线上,开始经营跨境电商。 卡佳则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开设了语言培训机构,同时还担任中乌商务交流顾问。 他们的生活充实而忙碌,似乎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全球陷入混乱。卡佳和廖锐杰主动参与到抗疫志愿服务中,用实际行动回报这片土地。 同时,他们也通过网络与远在乌克兰的亲人保持联系,互相鼓励,共度难关。 然而,命运再次给这个跨国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考验。2022年2月,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战争。 卡佳的家乡陷入战火,她和孩子们当时正在乌克兰探亲,顿时陷入困境。恐慌、担忧、不安充斥着卡佳的内心,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危急时刻,廖锐杰坚定地说:"不用怕,我是中国人!" 这句话仿佛给了卡佳莫大的力量。他们立即联系了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开始了艰难的撤离之旅。 35天的逃难之路,充满了惊心动魄的经历。他们辗转多个城市,躲避空袭警报,在大使馆的协调下,终于登上了撤侨航班。 当飞机降落在中国土地上的那一刻,卡佳热泪盈眶,她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家庭成员的安全感。 回到莆田后,卡佳和廖锐杰决定用自己的经历去影响更多人。 他们创建了账号"中国媳妇卡佳",记录他们在中国的日常生活,展示真实的中国农村面貌,传播中国文化。 通过平台,卡佳不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真实生活,也促进了中乌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 她教授当地人简单的乌克兰语,同时也努力学习闽南话。 她将乌克兰美食介绍给邻居,自己则钻研莆田特色菜。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让她成为了连接中乌两国的民间大使。 如今,卡佳和廖锐杰的孩子们接受着双语教育,参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同时也不忘自己的乌克兰根源。 这个跨国家庭,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文化融合的意义。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近50万粉丝!537.8万个赞!来自乌克兰的“莆田媳妇”)
2016年,乌克兰女大学生不顾家人反对,跨越7000公里,远嫁给中国打工仔。不料
洛风阐社会
2024-11-11 10:04:2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