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女子患精神疾病,却贷款1400 万买两套房产!更离谱的是女子月工资只有 4000 多,现在月供 7万多根本还不上!女子母亲质问:“贷款是怎么通过的?”网友:我一直以为我没买房是因为没钱,现在晓得了,是因为没精神病! 孙女士,在“双相情感障碍”失控的状态下,进入了一个极其奢华的世界、高档住宅区、豪华房产、数百万的贷款,虽然她并没有能力承担这一切。 实际上,孙女士的每月收入并不高,月薪四千多元,连房租都难以支付。但她的心态在病发时却异常果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购房,900万和700万的房产。 这种非理性的消费决策,不仅是精神障碍的直接表现,也揭示了购房市场和金融系统中潜藏的漏洞。 孙女士回忆起那段日子时,表示贷款流程中的审批环节过于简单,银行几乎没有对她的偿还能力做出任何实质性审核。 令人惊讶的是,孙女士表示,首付款并非由她本人支付,而是由开发商“垫付”。 这种所谓的“零首付”模式,实际上为她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贷款通道,使得她绕过了常规的银行审核,成功贷得了如此巨额的资金。 随着孙女士的精神病情不断恶化,面对沉重的债务负担,她不仅精神压力巨大,还深感迷茫与无助。 孙女士的母亲,作为唯一的监护人,她时常感到自己的无力感。面对女儿无节制的消费行为,她多次尝试干预,却始终未能阻止孙女士做出更多无理智的决策。 事态的发展令孙女士的母亲向银行和开发商提出了质疑,认为孙女士在病情发作时做出的消费决策应当被视为无效。 她将女儿的病历和精神障碍的诊断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试图证明她女儿在购房时并未具备足够的判断能力。 但开发商并没有接受这一说法,否认了“零首付”的说法,表示所谓的“首付款”是通过私人借款的方式筹集的,而银行也未对此作出任何反应。 此时,孙女士和她的母亲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法偿还的债务,无法退还的房产,既有精神病的困扰,也有无尽的经济压力。 网络上也是漫天风雨。 有些人认为,孙女士的行为确实是精神疾病的表现,应该获得法律的支持,解除购房合同;而另一些人则质疑她是否利用病情作为借口,试图规避责任。 在舆论的争议声中,有人指出,银行在审批时未对孙女士的贷款资格进行详细的审核,甚至忽视了她的精神健康状况。 而开发商利用“零首付”模式,是否存在规避监管、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证明她在购房时正处于病发状态,那么她所签订的购房合同就可能被视为无效。 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孙女士及其母亲的困境仍未得到解决。 虽然她们不断寻求法律的帮助,但购房市场的规则和金融机构的操作模式,并非轻易能够改变的。 在这场“病态消费”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银行和开发商在审批过程中的疏漏,也看到了对弱势群体保障的缺失。 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市场在追逐利益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风险的防范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信息来源:郑州女子月薪4000,贷款1400万买两套房!母亲:她有精神障碍,一犯病就狂花钱 售楼部发声2024-11-13 10:18·大河报】
河南郑州,女子患精神疾病,却贷款1400万买两套房产!更离谱的是女子月工资只有
周律鸣不评
2024-11-13 16:46:21
0
阅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