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楼上的疯女人 呼啸山庄 读书
最近读《阁楼上的疯女人》,里面有很多文学评论,比如对《简爱》《傲慢与偏见》《弗兰肯斯坦》的评论。
其实很多我以前都读过,但是我压根没有读出那些深义,尤其是《呼啸山庄》,我还以为这是个普通的哥特风言情小说。
结果作者告诉我,《呼啸山庄》讲的居然是歌名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大凯瑟琳是个充满野性,未被文明驯化的孩子,她当然是女性主义者,而为什么希剌克厉夫是她的重影,是她的另外一个自己呢,因为希剌克厉夫也是个边缘人,一个孤儿,所以希剌克厉夫也具有女性特质,虽然他外表很强壮,但在社会位置上跟凯瑟琳是一样的,都是被驱逐的,未被驯化的边缘人类型,也自然是歌名派了。他们两个人类似于撒旦与莉莉丝(或者是弥尔顿笔下的可憎的夏娃)的联盟。而呼啸山庄是自然的象征,呼啸山庄的摆设远不如画眉山庄精致,仆人也要没规没矩得多,它粗犷的气息就好比狩猎采集时代的作风。
但后来凯瑟琳嫁入画眉山庄,画眉山庄就是父权制文明的象征。虽然作者把埃德加·林惇的外表刻画得很柔弱温和,很像个绅士,而较之林惇,希剌克厉夫的外表显得很man。然而,林惇其实是更像男性权威的角色,他的理性,天使般的外表,都说明他是类似亚当的,被上帝眷顾的逻格斯菲勒斯文明的理性之子。
而凯瑟琳嫁给了他,进入令人窒息的婚姻中,少女时期勇敢自主的生命力当然迅速枯竭,走向了死亡。这里其实是有暗示的,比如耐莉把男主人比做一只软骨头的猫,离不开半死不活的老鼠与鸟。“半死不活的老鼠”肯定就是凯瑟琳本人了。
而后来希剌克厉夫回来复仇,用残忍的手段对付画眉山庄,这当然是歌名的复仇。
然而,尽管他折腾了这么一番,后来保守派还是复辟了。小凯瑟琳跟她母亲完全是两路人,大凯瑟琳是个充满野性的女孩,吃不了文明的食物,而小凯瑟琳在女佣耐莉(耐莉就是那种常见的未觉悟的劳保大众化身)的抚养下长大,是保守文明孕育出来的淑女,严格地履行着父权制文明对好女孩的要求。
希剌克厉夫的肉身死了,但是他的幽灵跟凯瑟琳的幽灵重聚在一起,两个人继续在荒野上徘徊,暗示歌名的幽灵依然未死,有朝一日必然卷土重来。。。[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