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4看《再见爱人》和朋友深夜复盘2000楼,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是麦琳。我

鹏程瓜田聊娱 2024-11-16 12:58:18

再见爱人4 看《再见爱人》和朋友深夜复盘2000楼,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是麦琳。

我是一个标准的情绪高需求人类,日常爱好询问:“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你为什么和她一起玩不和我一起?你怎么不喊我?”而我的朋友们经常开玩笑说自己吹狗哨的人。

案例一:

我和朋友X是认识5年了,她是一个长了一张超模臭脸的女生,日常回微信我打3行她回一个嗯,在没有MBTI的19-20年里里,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我邀请她和我一起出门吃饭或者夜店她从来不来,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怀疑她可能不太喜欢我,同事关系要大于朋友关系。故事爆发在一次带狗出去玩遇上下雨,我到她家楼底下的时候给她发了两段小视频,视频里是我抱着狗狗坐在楼下大堂说我和狗在大堂等她。她回我OK之后我们还接着聊了几条微信讨论穿什么衣服之类的话,她再提出疑问的时候她就说她已经上车了。我当时特别委屈,上车之后对着她说着说着就哭了,我哭的理由不是下雨天等她,而是我意识到她错过我的原因是因为根本没看我的视频,我连想起来其实挺长时间里面她都会拒绝和我一起吃饭逛街,说不定她就是没那么在意我,所以也许过往的很多条视频她都是像今天一样根本没有点开看过,于是越想越委屈,就哭得很夸张。然后她问我哭什么,我说我觉得她没有在意我,我给她发了视频但是她完全没有打开,如果打开的话就会知道我说了我在大堂等她,然后她说这有什么好哭的?

案例二:

依旧是和朋友X,我和朋友X都是每年蛮喜欢过生日仪式感的人,从我们俩认识开始生日基本都是有一起过的,且基本都是和我们共同的朋友一起过的,今年X生日的时候我刚好有点事要回一趟老家,我们这个共同朋友的群也没有在X生日这天有任何动静,但是等我回到北京刷朋友圈的时候发现X不仅过了生日,而且还是和我们这群共同的朋友一起过的,而她从来没和我提过这个事。再加上今年她离职和我不像以前一样每天呆在一起,所以我其实我心里是不开心的,我觉得她过生日要办一下的话其实可以通知我,如果通知了我可以落地就赶来或者改签航班,通知都没通知我可能是因为距离远了在她心里我就和她没那么好了,但是X的回答是:“我知道你有事我就没必要跟你说啊,你不在北京通知你干嘛,再说你的事不是更重要的正经事吗?”

案例三:

关注我久的都知道我是迪士尼和环球影城忠实爱好者,所以我很在意和朋友们一起去这两个地方的体验,我也明确表示过只要是去这两个地方我随叫随到,我的朋友H的迪士尼年卡就是我和其他人一起集资送的,但是她第一次去迪士尼的时候喊的不是我,而是另外一个人,客观原因是,当时我在北京确实离得比较远。而我的朋友Y,今年万圣节去环球影城在我说了我愿意陪她二刷,想去可以喊我的情况下也没有喊我,而是和其他人一起去的。这件事我大破防,觉得很不开心,质问她们为什么不先问问我想不想去?

事实上,我和我的大部分朋友是非常标准的两种极端人类,我凡事在意“你在意我”的过程,她们在意所以你要怎么样的结果,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深入的沟通过,她们给我的答复是,你想要什么你就说,我真的不在意你,我压根不会理你,你不要让我猜,你只要说,我在意你我就会完成你的需求。

所以案例一我和X的后续解决方式是,我明确表达了我的委屈是怀疑她经常不看我的微信没那么喜欢我都是在敷衍我,她给我默背复述了一下她近期看过的我发的微信,我就阴转晴了,那个时候还是我们认识的早期,案例二是最近发生的事了,因为我俩已经人很多年了,所以我虽然情绪上觉得过生日没喊我我很难受,但我能理解她一定不是故意的,所以我主动找她提了这事,她说了她觉得我回老家的事更重要,且今年生日也就吃了个饭,喊不喊我都还行。案例三是她们分别给我解释了当时确实有更重要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麦系人类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配得感不够,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所以很容易质疑自己是否处在关注之中,这一点我自己是深有体会的,不管我的工作能力有多强看起来多么光鲜亮丽,我的原生家庭和过往亲密关系体验都给了我不可磨灭的“你可能不是真的在意我”的烙印。《坠落的审判》里女主说两个人的关系不是一场庭审可以讲清楚的,渴望强烈的情绪需求和在意结果的解决性处理本身都没错,但是亲密关系不是用来判对错的。

我的朋友们和我相处久了都会知道我是这样的性格,所以她们愿意在我提出“你不在意我”的时候停下来和我解释,而我也会在每次内心破防的时候优先问自己,我是不是有点想太多,或者主动去问而不是自己停留在角落破防。因为我想吃漂亮饭但是没定位置所以一直在小雨里奔走的时候,我的朋友提出了她的解决方案,不行我们就回酒店吃,酒店的餐厅也很漂亮,同时也安慰我说,但是如果我不想走就可以接着找,反正她也没有那么饿。其实缓解麦系人类焦虑的方法很简单,想要过程就给她,多说一句话并不那么难。

扔衣服的时候说一句,如果衣柜真的装不下我觉得我可以扔我的衣服就好了,我上次给你买的衣服你觉得怎么样?

为什么明明是劝对方要好好过自己的生活,但偏要加剧情绪起伏说“地球没了你也转”,让本来就渴望被需求要的高情绪需求人类不得不破防?

我和我的朋友们相处五年,现在也会反思自己的情绪是不是过度矫情,是因为她们虽然注重结果,但不会对我的情绪避而不谈,或者加催化剂,如果我的朋友们没有在我问她是不是一直都没看我微信的解释,而是丢下一句这也值得一哭,我们肯定早就做不了朋友了,安全感的池子要先蓄满水才有蒸发的空间啊?

需求错位的亲密关系演变成一场巨型的互联网猎巫,《坠落的审判》含金量还在上涨。

0 阅读:0
鹏程瓜田聊娱

鹏程瓜田聊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