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ElonMusk对OpenAI的新一轮诉讼,大量的当年OpenA

真的不是郑小康 2024-11-17 12:21:39

随着 Elon Musk 对 OpenAI 的新一轮诉讼,大量的当年 OpenAI 几位联创之间的沟通邮件被公开,从 2015 年 5 月最早有这个 idea 到 2019 年 3 月 OpenAI 拿到微软 10 亿美元融资正式分道扬镳。

这条只发一些对我来说是增量信息的部分:

- 在 OpenAI 创办的早期,Elon Musk 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两个,1. 招顶尖人才;2. 参与公司使命愿景之类的讨论。其中招人方面除了亲力亲为和顶尖人才去聊,也包括 OpenAI 为第一批员工提供可选的 SpaceX 股权。

但即便如此,当年几个联创基本都是降薪过来的。Google、Facebook 和苹果能给的薪资远远超过 OpenAI。OpenAI 招人主要还是靠愿景和 Elon、Ilya 刷脸。

- OpenAI 一度考虑收购 AI 芯片公司 Cerebras,更大的一个方案是通过特斯拉收购 Cerebras,OpenAI 与特斯拉合作,当然最终没有成行。成行的话,特斯拉在 2018 年的投资人大会上就得分享加速转向 AI 公司的新动向了。

-Ilya Sutskever 太厉害了,他在 2017 年提出了 OpenAI 组织架构上的自相矛盾。原话是:「OpenAI 的目标是让未来更美好,避免出现 AGI 独裁。你(指 Elon)担心 Demis(Google DeepMind CEO)会创造一个 AGI 独裁,那我们创建一个你可以选择成为独裁者的机构就不是个好主意。」

2023 年,他又把 Sam Altman 掀下了马。当然是后话了。

- 2017 年,OpenAI 首次提出了尝试改变非盈利组织的方案,这是 Elon 停止捐赠,选择退出的导火索。

- 2018 年 1 月,在 Andrej Karpathy 已经离开 OpenAI 加入特斯拉担任 AI 总监半年后,Elon 发布对 OpenAI 治理的邮件还会抄送 Andrej——可能因为他是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但毕竟已经离职,也是一个细节可以说明 Andrej 的影响力。

- 同样是 2018 年 1 月,出于对实现 AGI 需要的海量资本规模的估算,以及 OpenAI 和 Google 在体量上的巨大差距,有人提出了一个唯一有可能与 Google 在 AGI 上对抗的方案:特斯拉收购 OpenAI,通过自动驾驶汽车创造的利润为 OpenAI 提供弹药。这个人也是——Andrej Karpathy,这个方案得到了 Elon 的支持,但被 OpenAI 拒绝了。

- 一个细节:起码在 2018 年,加入特斯拉 AI 团队的人,是 Elon 亲自面试的。

0 阅读:0
真的不是郑小康

真的不是郑小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