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慈禧狼狈逃窜至山西首富乔家,临走时,慈禧拉下面子,向乔致庸借10万两,乔致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要多少都行,但您得拿一样宝贝来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庚子年,大清朝的脊梁骨似乎被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碎了,老北京城,曾经的皇权中心,如今硝烟弥漫,紫禁城那高耸的红墙也挡不住列强的贪婪。 这一年,慈禧太后,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女人,开始了她人生中最狼狈的一段旅程,西逃,逃离曾经的辉煌,逃向未知的命运。 权力这曾经让她迷醉的东西,如今却成了她最大的负担,曾经颐指气使,如今却像丧家之犬,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 锦衣玉食变成了粗茶淡饭,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更让她恐惧的是,身边少了往日的簇拥,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随从,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被追兵发现,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山西这片土地上,晋商们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敏锐的嗅觉,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乔致庸,乔家大院的掌门人,就是这群人中的佼佼者,当慈禧一行人狼狈地逃到山西时,乔致庸早已在城门口恭候多时。 乔家大院,并非慈禧想象中的“寒舍”,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处处彰显着乔家的富庶,慈禧知道,她需要钱,很多钱,才能维持她那摇摇欲坠的朝廷,国库空虚,西逃的路上更是捉襟见肘,十万两白银,这是慈禧向乔致庸提出的请求。 但他并没有急于答应,因为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十万两白银的问题,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利的机会。 “福种琅嬛”,这是乔致庸提出的条件,一块匾额,四个字,换取慈禧的庇护,换取乔家未来的繁荣。 这笔交易,在旁人看来,或许是乔致庸吃了亏,但乔致庸心里清楚,这块匾额的价值远远超过四十万两白银。 慈禧同意了,在她看来,这只是一笔微不足道的交易,一块匾额,就能换来四十万两白银,何乐而不为? 此后“福种琅嬛”,这四个字,成了乔家大院的镇宅之宝,慈禧的题字,不仅仅是一块匾额,更是一张护身符,一张可以保乔家平安的护身符。 有了这块匾额,乔家在山西的地位更加稳固,生意更加兴隆,甚,乔家还获得了户部三分之一财富的经营权,以及各种税赋优惠。 乔致庸的精明,在于他看清了时局,看清了权力与财富之间的关系,他知道,在乱世之中,权力会衰落,财富会崛起,他利用慈禧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了巨大的利益。 慈禧的西逃,是清王朝衰败的缩影,曾经的“老佛爷”,如今却沦落到需要向商人借钱的地步,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王朝的悲哀。 “福种琅嬛”,这四个字,见证了权力与财富的交锋,见证了一个王朝的黄昏,也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盛。 权力与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交织,不断地碰撞,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权力会衰落,财富会崛起,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时代的趋势。
1900年,慈禧狼狈逃窜至山西首富乔家,临走时,慈禧拉下面子,向乔致庸借10万两
市井老李
2024-11-18 14:09:5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