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们从历史考察所知的古人思维方式,他们在提出香农定律的时候肯定会非常全面的考察

墨者在此 2024-11-18 22:57:37

按我们从历史考察所知的古人思维方式,他们在提出香农定律的时候肯定会非常全面的考察它,甚至应该一开始就是从具备同样分布的样本序列数量来研究信息量的问题的,而非从编码空间的预期比特数,只是前者的研究让人发现,实际上这个理论可以用于信息压缩编码之中

而信息量,就是统计意义上的,对于一个样本空间而言,与父空间具备同样分布特征的子空间数量

那么,样本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了,它可以是字母,可以是数字,可以是任何不同的事物或者事件集合,它们在熵的计算中,都需要先被抽象化,然后再被符号化,并归一化的

所以,香农定律其实就是信息表达的最简编码原理,可以用来设计一个最简的符号集合,来表达所需的信息量,也可以已知一个符号集合,计算它的有效信息量

那么,信息,在古人看来,应该就是一个样本空间的分布性质了。 一个单一的符号没有任何信息可言,它必须在一个集合中,通过一个集合才能产生有效的信息,也就是它必须要和其他符号有所关系,关联才行,否则就可以认为各个符号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变成了白噪声 ?

有意思,这甚至有点先秦古人的思维了,如果事物之间没有关系,那么这个世界应该就是死寂的了.

而 42, 可能就是宇宙的信息量,当然,这只是科幻小说的表述,真实宇宙你需要了解全集才行,而且可能还要解决非均匀分布问题,这可能也是推动古人要探索太空,甚至测量了最深空,宇宙各个方向的辐射温度的原因,他们可能是想全面了解宇宙的信息量究竟可能有多大?

而辐射温度,本身就是一个统计意义上的概念,所以古人很可能已经知道非常多有关宇宙的奥秘了

比如宇宙的信息量很可能类似普朗克常数的倒数... 是10的34次方或者42次方这种级别 ? 而从宇宙的辐射温度分布及其信息量,假如宇宙是一个封闭系统,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以大致计算出宇宙未来的寿命是多少了...

.

0 阅读:1
墨者在此

墨者在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