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2岁的段桂秀嫁给了21岁的王金长,新婚第3天,王金长去参军,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段桂秀拒绝改嫁。87年后,段桂秀在王金长的墓碑前大哭:“金长哥,我等了你整整87年呀……” “秀儿,我这次当兵是去保家卫国的,虽然有些危险,但你不用担心,你自小就跟着我长大,什么危险咱都见过,我肯定会平安回来的,你等我,好吗。” 12岁的段桂秀其实不太懂这些道理,她只知道,如果眼前的丈夫走了,家里就只剩下她和婆婆以及丈夫的弟弟,没有其他的亲人可以依靠了,她不希望丈夫走,但是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挽留他,只好把自己昨天连夜做好的布鞋拿了出来交给了他。 王金长其实是勉强说出这段话的,当兵上战场,说着容易,做起来却是九死一生,隔壁村子有好几个听说当兵两年了,现如今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现在他也即将踏上前线,加入战斗,说不害怕那完全是在自欺欺人的。 面前这个12岁的妻子,这是两家早就定好的姻缘,从小她就跟在自己的屁股后面,一声金哥哥、金哥哥的叫着,让人甚是疼爱。 看着她连夜做好的布鞋,他也将自己身上的外衣脱下来,将仅剩了钱财留给了她,心中狠下心来,咬牙转身离去,尽管小妹在后面哭喊着自己的名字,但他此时去意已决,便再无回头路。 泪眼中丈夫的身影逐渐模糊,直到消失不见,她知道,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等待和相信了,回到家中看着那不大的小叔子,她似乎也下定了某些决心“承担家庭的重任。” 此时的婆婆身体情况还算硬朗,没有把全部的家务都交给段桂秀来做,只是让她照顾好自己的小叔子,其余的她来做,但是好景不长,各地都在打仗,村子附近还经常出现劫匪,家中的境况一日不如一日,一家子还全都是妇女儿童,没有人能够保护他们。 那段生活极其难熬,她和婆婆白天要去外出乞讨,以此保证家中人的温饱问题;在段桂秀长大之后,她逐渐接手了家庭的重任,开始外出寻找工作,养家糊口。 为了能够赚到钱,她同男人一样干着相同体量的工作,在外面给别人挑石灰,担过煤。也洗过衣服、绣过花。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彼时二十多岁的她仍然是没有等到她的金哥哥,她时常就会向周围的村庄去走走,打听一下消息,希望从中可以得到关于她丈夫的讯息。但是很可惜,什么都没有。 新中国成立后,她看到邻村外出打仗的人都陆续回来看望自己的父母,很多人都在劝她把这颗心放下,不要再做没必要的幻想,她的金哥哥一定是在战场上牺牲了。 但每一次她都大声地反驳,她坚信她的丈夫、她的金哥哥是不会骗她的,直到1953年的一封信件,里面除了一张烈士证明书,什么都没有,望着这张薄薄的纸张,她不愿相信这是事实,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她带着笃定的信念仍旧坚守着这个家,中间婆婆去世,小叔子娶妻分家之后,诺大的屋子里就只剩她一个人,就如同那不灭的火苗一般,照耀着这个曾经属于王金长的家。 87年匆匆过去,其实段桂秀十分清楚,但她就是不愿意相信,终于在2019年,她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亲眼看到了属于她的丈夫的名字,老人声泪俱下,87年的坚守化作无限的愁苦与委屈在此刻爆发了出来。 没有人知道这87是怎么熬过来的,是一种怎样的信念让她坚持到如今,“你放心吧,现在我从小叔子那过继了一个孩子,就在去年,你都已经有重孙了......” 段桂秀的故事,并不是个例,他更像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向我们展现了那时战乱纷飞下的悲欢离合,我们应该牢牢地铭记这些英雄,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如今和平年代下人们幸福的生活。
1932年,12岁的段桂秀嫁给了21岁的王金长,新婚第3天,王金长去参军,这一去
濮铭爱历史
2024-11-19 18:52:53
0
阅读: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