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四川省酋阳县龙潭镇外的乌家坡,一些村民正在田里劳动,挖着挖着,发现地

东展谈历史 2024-11-20 22:09:31

1982年,四川省酋阳县龙潭镇外的乌家坡,一些村民正在田里劳动,挖着挖着,发现地底下埋着一具尸骨,尸骨上紧绷着7公斤的铁链,脚裸上钉着四颗大钉子。村民们被惊吓得半死,然后迅速汇报给当地政府部门。   后来,当地政府派了文物专家和法医专家,对遗骨进行研究,做了大量的走访和取证工作,最后取证遗骨的真实身份,那就是四十多年前所失踪的红军师长——王光泽!   为什么堂堂一个红军师长,遭受到铁钉穿骨的酷刑,最后惨死呢?一切从王光泽将军的生平开始说起。   王光泽1903年出生在湖南衡东县鹤桥村,由于家境贫穷,被迫给地主家里当放牛娃。七岁时候被一位好心的私塾老师收留,学会了读书识字,就会看报纸,自然了解风起云涌的革命思潮。   在读书之余,王光泽看着帮地主看牛,自学各种手艺,掌握了赚钱生存的技能。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王光泽在十一岁时候,也想到外面世界闯一闯,于是就跟随舅舅到衡州府去学木匠,掌握木匠的手艺活儿。   在学木匠手艺活儿的八年时光中,王光泽看到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悲惨,以及官僚阶级飞扬跋扈的作风。同时,对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深表同情,以及对官僚互相勾结的旧社会彻底失望。   1924年,正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阶段,全国工农革命运动高涨。王光泽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1925年,王光泽参加当地的农民运动,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1928年,王光泽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王光泽在党内,由最初的一个区队警卫员的职务,逐渐在红军晋升,从士兵的角色起步,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务。1930年,王光泽的部队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自己则成为第五十三团的团长,开启了战斗的生涯。   战场上刀光剑影、随时命丧黄泉,却也练就了王光泽的意志,使他成为勇敢无畏和顽强不屈的人。在战场上,王光泽在战场上都是冲在最前线,非常关爱士兵和他们的生活,自然获得了爱戴。   1934年10月,王光泽率领的红六军团和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在四川省酋阳县与贵州省邱江的交界处南腰界汇合,由此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当时,红军被迫长征,王光泽也接到上级派下来掩护主力军和“拖住敌军”的命令。为了完成任务,王光泽率领部队主动攻击敌军最薄弱的地方,为主力部队东进提供战略掩护。为此,他选择敌人防守不严的一带进攻。   当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高层知道之后,非常惊慌,为了对付我解放军,就调动大量部队前来川黔一带,打算围剿王光泽的根据地,阻止红军北上。   于是,王光泽率领部队与敌军长时间的对抗。在王光泽率领部队与敌人周旋一段时间,最终成功让红军长征的主力部队进入湘西。但是,这一任务的成功却让王光泽的师团置身于险境之中,敌人的主力发现了王光泽的部队,对之进行重点围剿。   面对敌军的重重包围,王光泽的作战陷入困境之中。每天都是激烈的战斗,战友们有的战死,有的受伤,食物和弹药都在逐渐减少,可谓损失惨重。当看到食物逐渐减少,王光泽决定率领部队从人烟稀少又地形复杂的焚净山一带突围。   在突围中,王光泽和他的部队多次遭遇敌军和地方反动武装的伏击。由于部队伤亡惨重,武器装备匮乏,面对尴尬境遇,王光泽只能下令部队化整为零,分成多路突围。几经波折之后,才有十几个人成功突围,成功和红军主力汇合。   可是,王光泽没这么幸运了,在突围中他受重伤,被打散了。逃到川湘边界时候,一位农民收留了他,给予他休息和恢复精力的时间。在身体治愈之后,他又去寻找红军主力部队。   当王光泽走在四川秀山涌洞乡时,遇到了当地民团。那些人见他口音奇怪,不是本地人,所以就把他捆绑起来,带到了公所。后来,在民团那里有人就认出,就是王光泽,于是就把他送到了川军将领田冠伍处。   为了从王光泽口中获得情报,田冠伍为首国民党将领用高官厚禄引诱,但王光泽却是死也不服从。于是,敌人恼羞成怒,对他严刑拷打。甚至为了防止他越狱,敌人在王光泽每个脚踝处钉入2根长长的铁铆钉。   这样,沉重的脚链和铆钉令王光泽无法行走。之后,王光泽被带到审讯室拷问,身后都是留下长长的血迹。   在长达2个月的审讯下,敌人依然无法让王光泽屈服,最终下达了处决命令。在被枪决之前,王光泽连续喊着“共产党万岁”,毫无屈服的气概。   就这样,年仅31岁的英雄王光泽英勇牺牲。当地群众知道之后,冒险寻找到了王光泽的遗体,就地掩埋。   新中国成立之后,酉阳县县政府多次组织人员寻找王光泽烈士的遗体,但是都没有下落。1982年寻找到的时候,当年国民党军的铁镣依然挂在他的脚踝上。现在,王光泽的遗体迁葬在龙潭镇烈士陵园。   英雄留在人们的心中,每年都会有人来陵园悼念王光泽。事实上,革命年代就是有许多类似于王光泽的英雄,为革命理想献身,才换来了新中国建立和和平岁月。

0 阅读:0
东展谈历史

东展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