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神社是日本一种古老的宗教建筑,主要是方便人们祭拜而供奉着各种神灵。但是,在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的靖国神社,乃是1869年明治天皇下令创建的“东京招魂社”,里面纪念着戊辰战争中为恢复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1879年改名为“靖国神社”。 在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从1869年明治维新前后,一直到二战战败期间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和家属,一共是246万多亡灵。在这些亡灵中,除了1.4万余人之外,其余都是侵华战争中屠杀中国人的侵略者,其中14名二战甲级战犯。 现在的靖国神社,也变为右翼政客拉拢选民宣扬军国主义的最佳场合。如在2001年8月13日,日本第87任首相的小泉纯一郎,迫不及待来到靖国神社进行第一次参拜,悼念那些侵华战争的分子,也是无声宣传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 于是,世界各国尤其是饱受日本侵华的亚洲国家,纷纷谴责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当时有一个在日本的中国人坐不住了,在愤怒情绪主导下,拿着红色管式喷漆,偷偷来到靖国神社,对着南门其中一座看门石像的底座位置,没有犹豫就是一顿狂喷,很快日文的“该死”两个字就赫然出现在底座位置上。 这是对日本所谓“英雄”的污蔑,自然引起了日本国内舆论的不满,但是中国、韩国还有其他二战受日本侵略的国家纷纷力挺这一位中国人,赞许他是民族英雄。 现在,看看这个泼油漆的人名叫冯锦华,1970年出生在山西太原,当时正在日本留学。冯锦华从小出生在优越的家境里,父母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再加上本人悟性很高,热爱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冯锦华从小喜欢历史,自然也树立起浓厚的家国情怀。高中毕业之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日本东洋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留在日本工作。 由于冯锦华在日本公司工作的勤奋和敬业,老董自然非常器重他,给予他优厚的薪水和待遇。虽然在日本能享受比较好的生活,但他依然牵挂远在山西太原的父母和即将生产的妻子。 当冯锦华在电视上看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新闻之后,觉得这是对中国人的污蔑,自然义愤填膺,就想给这些日本右翼分子一些颜色看。 于是,8月14日下午,冯锦华向公司请了假,到装饰店里买了两罐油漆,然后直奔靖国神社。学法律的他,熟知日本的法律,也知道干这些事情,就会失去在日本的体面的工作和优厚的薪水,一切都没有。但他认为,自古忠孝两难全,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相比,前途不算什么。他必然让日本人知道,全中国人对参拜日本首相靖国神社的愤怒! 冯锦华看到靖国神社里戒备森严,却也能钻空子进去。为了掩人耳目,他把油漆放进饮料桶和纸袋里,还没碰完时候,警察也逮捕了他。 警察审问他,你是韩国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冯锦华平静地回答,中国人。同时他又说道:“在做此事之前,我知道触犯了日本的法律,但我必需表达作为中国人的义愤!” 之后,冯锦华以“损害物件罪”被警方拘留。 冯锦华被逮捕消息传开之后,引起了国内和国外华人的巨大轰动。一些爱国人士认为他做了一般人不敢做的事情,赞许他为英雄,要求我们国家尽力把他营救出来。许多热爱和平的日本人,对冯锦华伸出援助之手,他的公司也拿出200万日元作为保释金。 看着众人的支持,冯锦华在法庭上更是理直气壮,认为自己行为是正义之举,拒不道歉。 2年1月25日,东京地方法院对冯锦华一审宣判,认定他的行为构成“毁坏公物罪”,最多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期3年执行,被日方取消工作签证。 虽然有上诉机会,冯锦华却表示接受这个判决,没多久,冯锦华出狱了,在日本他一无所有,没有公司愿意雇佣他,所有辛苦打拼事业基础就划归为泡影。 但他打算回中国,表示不会再回日本。就在他回国时候,一些敬佩他的中国人特意为他租了一辆大巴,在北京机场亲自欢迎他回国,告诉他没做错! 回国之后,新闻媒体对冯锦华的报道没有停止过。媒体赞许他是“21世纪中国的抗日新青年”,甚至成为某报纸年度人物中提名次最高的人物。 但面对这些评论,冯锦华都是温文尔雅,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公开场合表示“首先,我不是英雄”,不是想破坏中日关系,却是对日本右翼极端势力和思想的反抗。 回国之后的日本,冯锦华不得不一切重头开始,重新积累人脉。他至今没固定工作,只是到处干一些杂活,自然生活没有那些留日同学这么富裕。但他表示,自己不后悔当年的选择。 后来,冯锦华一直过着低调和平凡生活。在2003年,他参与了保钓运动,与同伴一起乘渔船前往钓鱼岛,抗议日本的侵略行为。 2004年,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冯锦华与志同道合者,一起在日本驻华使馆门前从事抗议活动。如播放二战日本天皇投降录音,焚烧太阳旗和小泉的画像日本右翼势力的肖像。 在冯锦华看来,只要军国主义的阴影一天不散,与日本右翼分子斗争还应该坚持下去。即使是失去了财富和地位,为着爱国主义一切值得!
我们都知道,神社是日本一种古老的宗教建筑,主要是方便人们祭拜而供奉着各种神灵。但
东展谈历史
2024-11-20 22:09: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