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冢是古代墓葬的一种,指的是用石块堆积起来的红山文化墓葬形式。其通常建在山梁或

飞虎评历史 2024-11-20 22:12:54

积石冢是古代墓葬的一种,指的是用石块堆积起来的红山文化墓葬形式。其通常建在山梁或土丘的顶部,先将山顶修整,然后垒砌石块,在石块的石砌范围内砌出石棺墓,中心部位常砌有一座大型的石棺墓,边缘部位则砌数座小型的石棺墓,最后在石棺墓的上边再堆放石块,给人一种山陵的感觉。 红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主要分布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等地。积石冢是红山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墓葬形式的重要代表之一。这种墓葬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牛河梁积石冢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墓地,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牛河梁女神庙遗址附近,牛河梁山顶上。1983年起开始发掘,年代大约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这些积石冢通常作方形或圆形,一般长宽在20米左右,常以数座墓组成一个墓群。有的冢外有长方形或圆形的石墙围绕,有的在石墙内侧埋一排红陶彩绘筒形器。冢内是用石板和石块砌成的大型石棺,随葬品主要是玉器,如箍形器、猪龙形玉饰、勾云形器、玉璧、玉环、棒形器等。部分死者手中握有玉龟。 积石冢的规模和随葬品的丰富程度,显示出墓主人生前具有较高的地位和财富。一些墓在侧旁有成行排列的小型墓,随葬品数量较少,可能是墓主人的亲属或下属。 牛河梁四号墓出土了铜环,这表明红山文化晚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0 阅读:2
飞虎评历史

飞虎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