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琳服从性测试这期两人大争吵,麦琳对李行亮提出一个所谓的开卷考答案:“就算

渤晨看娱乐 2024-11-21 18:24:08

麦琳 服从性测试

这期两人大争吵,麦琳对李行亮提出一个所谓的开卷考答案:“就算我说1+1=10,你也要承认我是对的”。这完全是一种亲密关系里的服从性测试:你必须时时刻刻关注我的情绪,你必须无条件地站在我这边,在关于我的问题上面你哪怕丢掉基本的理智和自尊也得以我为优先。

麦琳对李行亮“爱的要求”是无条件服从。你做出不合我心意的选择,你不够爱我;你没有第一时间察觉到我的心情、向我道歉,你不够爱我;你必须记住我所有喜欢、不喜欢的东西(青团口味),考虑到我所有讨厌、害怕的东西(动物园问题),你不够爱我。

但当她把所有问题都与“爱”绑定的时候,爱的概念就被模糊、稀释了。

之前张泉灵老师就点出过,麦琳和李行亮,一个像妈一个像儿子。前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对后者拥有绝对的占有权、控制权,不接受任何的忤逆,否则你就是“白眼狼”“叛逆”。

麦琳反复强调自己的情绪如何崩溃,“感觉被撕碎了”,但她实际上也没有考虑过对方的情绪和感受,这不是一个双向良性的互动。她一旦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就得理有点不饶人,而这个制高点就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不知道感恩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挑我毛病?”

牺牲是个很可怕的词,里面包含着舍弃与损害。这种自戕式的行为,当然有爱的原始驱动,但另一层重要原因,是惯性。在身为母亲、妻子的长期角色扮演中,从“我想这么做”慢慢演变成“我应该这么做”“我不得不这么做”。 不甘心累积,但无处排解。

应当认识到的是,全职妈妈是个黏着力非常强、也非常孤独的身份。社会关系断裂,丧失社会身份,在家长里短的泥潭里很难跳脱出来。所以麦琳会说出“我的世界里只有李行亮”这种可怕的话。她跟现实世界就是已经脱节了,杨子问她如果离婚怎么生活,麦琳说,“我可以出去找个班上,三四千工资就够”,这句话其实就很不切实际。

虽然这期节目里她在李行亮面前态度很硬,说“我们也还年轻,才四十岁”,但她心里一定很清楚自己的社会价值已经非常非常低。财务焦虑、容貌焦虑、身材焦虑、没有安全感,都加剧了她的内心自卑。

向内的极度自卑,又会演变成向外的极度自大。她贬低李行亮、打击葛夕,都是在通过在某一方面的“胜利”来抬高自己。只要确认别人比我差(哪怕只是在一件小事上),那我就能捡回一点点自己的自尊。

麦琳的自我很大,但里面是空心的,所以她也非常痛苦。越是脆弱越是虚张声势,以更强硬的方式想去维持所谓的面子,她那些尴尬的笑声、不合时宜的话,都是在自我掩护。

麦琳的问题,也是很多中国式家长的问题,在长期丧失自我的过程中扭曲了价值判断。

这当然很令人窒息,但就像沈亦斐老师猜测的,麦琳的行为像是一种创伤后的反应。这种不稳定的情绪化,也是成为心理层面的自我防御,成为固定行为模式,甚至延伸到亲子关系里,这会是更危险也更难解决的。

0 阅读:0
渤晨看娱乐

渤晨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