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朋友交流,大家「一致」发现,公众对换电的看法,有点“围墙效应”。车主,以及

大雨车观察 2024-11-22 11:37:43

跟很多朋友交流,大家「一致」发现,公众对换电的看法,有点“围墙效应”。

车主,以及体验过换电便利的人普遍认可;非车主、选择了其他补能体系的人,不看好;

如何打破这层“围墙”? 蔚来一直以来的方法是大量铺站。比如:换电城市圈做完了、做九纵九横,九纵九横弄完了,就弄现在的“县县通”。

这个代价不低,但站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特点是周期性,对用户一定是好的。何况现在的站和桩基本是同步铺设,我相信很多非蔚来用户,都享受过蔚来桩的便利,尤其在那种三方补能基建不愿意去覆盖的地方。

铺站,是蔚来的第一个抓手,这条路很辛苦。而乐道则是第二个抓手。如果乐道的交付体量,达到一个数量级,不仅会大规模提升换电体系的用户数量,也会带来“破墙”效应。

有人会说,用户多了你不排队吗?现在站里才多少块乐道电池?

你说的对,但你却忽视了变化。乐道电池的站端数量,是跟车辆交付情况绑定的,它是动态的;

换电站还在增加;

另外换电补能的情况也变了,以我的个人感受来说,过去是因为家门口就是换电站,而且我有免费权益,所以我基本不充。

而今年,我搬家了,最近的换电站也要3km,我一样依赖换电,因为小区装不了家充。

我过去的使用环境,代表了一部分老车主的场景。

现在的使用环境,则代表了另一种场景,没有家充,都要出去补能,换电和充电选什么?

我选了换电!

而对于没有权益的用户,在蔚来调整了换电收费方式后,在超充、换电都要付费,且价格没有差别情况下,多数人也会选择:速度更快,无需下车插枪、扫码,体验更好的换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家充的新用户,一定会优先用家充。更何况乐道的早期用户都是新能源用户,很多也有家充条件。

我猜有人会说:你都充电了,那为什么还要选换电的蔚来和乐道?

对不起,我先用“抬杠”的方式回答:

为什么选了PHEV/增程,只充电,宁可去排队也要充电,就不舍得用油呢?那为什么不买纯电?

再用好好讲话的方式回答:

用户选任何补能方式,除了真实需求,也包括了心理暗示:包括了安全感、理念认同等等。

而换电不止是补能速度一个优点,车电分离意味着:电池能升级,不用担心寿命和衰减的问题,这就是选换电用户的安全感,跟选择PHEV/增程,能加油的安全感是一致的。

你不能双标的说:只能自己对,别人的选择就不对吧?

可充、可换、可升级,这才是换电完整的产品体验。换只是形态,它带来的结果和体验是多样的。

你们知道下定用户,购买乐道L60的第一理由是什么吗?是换电!之后才是大空间,才是智能。同价位有大空间的车很多,有智能的也很多,而能换电的就只有L60。

这就跟很多人选PHEV/增程,能加油是一个道理。

回到乐道本身,交付问题必须解决,这是核心,比任何事都重要,第一个万辆交付越早,舆论也会转向,这件事没得回避,也无需回避,抓紧干吧。

有人说,乐道L60明年会很危险,因为强手如林,MY的焕新也来了。

我倒不担心产品力,换电、大空间、智能化,BaaS后14.59万,这个价格依旧很能打,更何况新能源渗透率还在飞涨,只要乐道交好车!

所以,乐道-铁成,抓紧交车吧。

0 阅读:32
大雨车观察

大雨车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