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胡宗南逃到台湾后,对亲信说:“我就不应该到这里来,还不如在大陆自裁

濮铭爱历史 2024-11-22 20:40:39

1950年,胡宗南逃到台湾后,对亲信说:“ 我就不应该到这里来,还不如在大陆自裁。”这个曾指挥几十万大军的“西北军”,成了身边只有几个亲随的光杆司令。   胡宗南的结局其实并没有出乎意料,现如今对于这个人物也有着“我党间谍”的戏称,可以见得,在他参战的正面战场上,其实并没有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反而作为一个无能的将士带领手下人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直到仓惶逃回台湾。   胡宗南的崛起和蒋介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蒋介石在日本留学之时接触到了新思想,并且加入到了同盟会之中,彼时的蒋介石还是有着一腔热血的报国志向,在投身革命运动之后,他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引起了孙中山的注意,由此开始了他的晋升之路。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国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动,清政府倒台,民国政府登台,在昙花一现之后又被袁世凯窃取了果实,顿时国内上下一片混乱,所谓有枪、有兵就有权,就能割据一方成为乱世枭雄,成为土皇帝。   孙中山和民国政府自然不会让北方的军阀如此的嚣张,纷纷派兵前往讨伐,而蒋介石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孙中山曾有过数次为难,而几乎每一次,蒋介石都在其身边守护,这让孙中山不断地将权力下放给了他,逐渐成为了军队中的领头人。   而真正让蒋介石向权力中枢迈进的是黄埔军校的建立,而正是在这里,蒋介石见到胡宗南;1924年建立的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的产物,曾经有过非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在这里学习过,而胡宗南恰恰是那第一期学生。   蒋介石被委派任职为校长,在这里他看到了这个学校的未来,以及这个学校的政治用途,这些学生都将会是以后战场上的优秀将领,而作为校长的他自然可以很轻易地拉拢这些人,将他们变成自己的手下。   胡总南是离家出走后来到的黄埔军校,由于身高问题,他本来是不可能被录取的,但是在走了门路之后,这件事情就顺理成章的完成了;胡宗南并不是什么草业莽夫,他是正经上过学的人,甚至还曾经担任过学校的教员一职。   在校的成绩虽然不怎么亮眼,但他顺利的结识了蒋介石,并且由于他读过书、接受过新思想教育,甚至和蒋介石关系很好。   之后胡宗南被调派到地方进行北伐战斗,胡宗南的作战成绩就和他的在校成绩一样,不出色,但能看得过去,他能够一步步升迁除了个人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蒋介石的后台背景。   在抗日期间,升任到总司令的他彻底的成为了“西北王”,在陕甘宁一带坐拥几十万大军,但可笑的时,这么多兵力的他在抗日活动上屡屡受挫,反而是在反共行动上倒是积极得很。   解放战争中他就更没有什么建树了,身为“天子的第一门生”,屡战屡败是他履历上唯一能够写下的东西,甚至有可能还会被他改成屡败屡战这种可笑的话术。   看见大事不妙就只想着逃跑,看见蒋介石有退守台湾之意就撇下部队独自返回台湾,这种如懦夫般的行径让许多国民党将领都看不起他,认为他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在侮辱党国,对此蒋介石也以沉默认可了这种说法。   但始终没有对他进行秋后问斩,在台湾期间,蒋介石只是给他一些不痛不痒的工作钓着他,后来也干脆失去对他的耐心,让他在家中“安度晚年。”   被放养在家的他始终不得志,每日愁苦不已,终于在1962年病发心脏病死在了医院中,一代人物就此离开了人世。

0 阅读:127
濮铭爱历史

濮铭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