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位清华研究生被各家企业拒之门外,随后他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应聘

常常说说 2024-11-23 13:31:23

2009年,一位清华研究生被各家企业拒之门外,随后他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应聘月薪只有4000的老师,校长翻看简历后叹气劝他,以这份工作的辛苦程度和待遇来说,怕是留不住你呀,没想到研究生一番话,让校长惊讶不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李永乐的求职经历,说出来可能要让不少人“大跌眼镜”。手握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却屡屡在面试环节碰壁,甚至连大公司的门槛都迈不进去。要   知道,当年和他一起毕业的同学,不少都进了像微软、谷歌这样的顶级企业,拿着令人艳羡的高薪。而他呢,却四处碰壁,屡屡被拒,这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有人说,李永乐这是“高分低能”,“书呆子”一个,确实,打小在书香门第长大的他,父母都是老师,从小就浸润在知识的海洋里。   学习对他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难事,从全国物理竞赛吉林省状元,到保送北大物理系,再到考入清华电子工程系读研,李永乐的求学之路,堪称一路坦途。   当这位“天之骄子”走出象牙塔,一头扎进残酷的职场时,才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骨感,习惯了独来独往、不善言辞的他,在面试官面前,就像一只“闷葫芦”,问一句答一句,毫无亮点可言。   更要命的是,他那过于直率的性格,也成了求职路上的“拦路虎”,当被问到能不能接受加班时,他竟然想都没想就说“不行”,直接把HR给整无语了。   接二连三的碰壁,让李永乐开始怀疑人生,难道顶着清华北大的光环,就真的找不到一份工作吗?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人大附中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说起来,李永乐会选择去人大附中当老师,多少有点“误打误撞”的成分,当时的他,已经对找工作这件事感到心灰意冷。   而人大附中开出的条件,虽然和那些大公司没法比,但他认为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即使薪资微薄,但也算是给祖国出了一份力。   就这样,李永乐这位清华物理学霸,摇身一变成了人大附中的一名普通物理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永乐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   看着学生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听着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他突然意识到,相比起那些光鲜亮丽的职业,教书育人或许更能让他找到人生的价值。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李永乐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不仅认真备课,查阅各种资料,还经常自己动手做实验,力求用最生动形象的方式,把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他的课堂,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们也都很喜欢上他的课,觉得他讲课有趣,又容易理解。   在人大附中任教的几年时间里,李永乐带出了300多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金牌教师”,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反而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01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永乐在研究生时期录制的讲解“闰年是怎么回事”的视频在网上意外走红,视频里,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例子,将一个看似复杂的数学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网友们纷纷点赞,称他为“最接地气的物理老师”。   这次意外走红,让李永乐看到了互联网教育的巨大潜力。他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视频制作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知识传播给更多人,特别是那些身处偏远地区,无法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孩子们。   如今的李永乐,已经从当初那个不善言辞的“理工男”,蜕变成了一个谈吐幽默、妙语连珠的“知识网红”。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即使曾经走过弯路,经历过失败,但只要不忘初心,坚持梦想,总有一天,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活出精彩的人生。

参考资料:中国网资讯——“物理天才”李永乐面试屡屡碰壁,无奈应聘物理老师,校长担心李永乐胜任不了这份工作,不料他开创的学习方法收获了千万粉丝!

0 阅读:66
常常说说

常常说说

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