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军召开宴会,一个军统特工趁机混入其中,他拿出了一包剧毒,悄悄撒进酒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1-25 12:51:02

1939年,日军召开宴会,一个军统特工趁机混入其中,他拿出了一包剧毒,悄悄撒进酒里,过了不久,几十名日军将毒酒一饮而下! 1939年的南京,日军高层与伪政府要员在灯火通明的总领事馆内举杯畅饮,觥筹交错。日本外务省次长清水留三郎的到访成为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 然而,这场宴会背后,却藏着令人闻之色变的杀机。谁也不会想到,这些满心欢喜庆祝的日军高官即将迎来一场灭顶之灾,而一切都由一位身份不起眼的仆役悄然点燃。 詹长麟,这位名字后来被人铭记的军统特工,当时不过是日军眼中一位勤勤恳恳、老实巴交的仆役。他和哥哥詹长炳潜伏在日本总领事馆多年,以杂役身份获取日军内部的情报。 詹长麟的这一身份,竟然完全符合日军对仆役的筛选标准:不懂日语、不问多余的问题,还有一个看似普通却心怀大义的家庭。也正因如此,他得以深入敌方核心,扮演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复仇计划的执行者。 詹长麟并不是一开始就为军统工作。他原本只是南京一名普通的退伍士兵。早年间,他曾随部队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战场上的硝烟让他胆识过人。南京沦陷后,詹长麟的家园被毁,亲人惨遭日军的侮辱和杀戮,这样的仇恨深深刻在他心底。 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接受朋友的推荐进入日本总领事馆工作。然而,他的真实身份却在一个夜晚被揭开。那天,他受军统人员赵世瑞的安排,正式成为隐秘战线的一员,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潜伏生活。 时间来到1939年6月,詹长麟接到任务,日本外务省次长清水留三郎即将到访南京。日本总领事馆将为清水举办盛大的宴会,届时,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的高官、伪政府要员以及其他日方重要人物都会到场。 这一消息迅速被上报到军统局南京区,区长钱新民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够在这场宴会中投毒,一举毒杀多名日军高官和伪政府要员,必将对敌方的战局部署造成重创。 军统决定策划“毒酒案”。这一计划需要精准的毒药、高超的潜伏技巧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经过层层实验,军统从美国进口了一批氰化钾,这是一种致命性极强的毒药,能够迅速发作,但又不至于立即引起中毒者的暴露。行动的具体实施者,正是潜伏多年的詹氏兄弟。 6月10日,宴会当天,总领事馆内张灯结彩,外人进出严格审查,安保森严。然而,詹长麟凭借日常工作的便利,早早进入了厨房,为宴会准备酒水。 他在后厨小心翼翼地将氰化钾倒入温热的绍兴酒中,轻轻搅拌,随后将酒壶端至宴会厅。表面上,他依然是那个老实憨厚的仆役,但他的内心早已绷紧了弦。他深知这一刻的成败关系着民族的复仇、家国的荣耀,也关系着自己的生死。 晚上七点,总领事堀公一在宴会厅举杯致辞,高呼“天皇万岁”。随着这一声口号,与会的日伪高官纷纷举杯畅饮。他们的笑声还未散去,毒药的效力已经悄然发作。 最先倒下的是总领事馆书记官宫下,他面色铁青,倒地不起;随后,另一名书记船山开始口吐白沫,场面顿时陷入混乱。宴会厅内的喧嚣声变成了慌乱的呼救,日军军医被紧急召唤,发现酒中含有剧毒。 就在这一片混乱中,詹长麟假装身体不适,向厨房同事借口离开。他迅速从后门离开领事馆,与哥哥詹长炳会合后,骑上事先准备好的自行车,直奔南京城外。 他们的逃亡并非一帆风顺,在穿越玄武门时,兄弟俩险些被日军巡逻队拦下,但他们凭借熟悉的地形和冷静的判断,最终成功渡江,逃往安全地带。 这场投毒行动直接导致两名重要日军高官当场毙命,多人重伤。对于日伪政府而言,这无疑是一记重拳。事后,日军展开全城搜捕,封锁南京所有出口,并张贴悬赏告示。 然而,詹氏兄弟的周密策划使得日军一无所获。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军统甚至伪造了一封署名詹氏兄弟的信,声称下毒者已逃往上海或香港,日军因此转移了搜捕重点。 毒酒案的成功引发了连锁反应。日军高层和伪政府内部出现了严重的不信任,彼此推卸责任,甚至有人提议彻查所有在日伪机构中工作的中国人。 与此同时,这一事件也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在南京这座饱受战火摧残的城市,这场投毒行动为人们带来了振奋和希望。有目击者事后感叹:“终于有人为死去的同胞出了这口气!” “金陵毒酒案”不仅是一场成功的刺杀行动,更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结合。詹氏兄弟的普通身份正是成功的关键。 在长达数年的潜伏过程中,他们不仅完成了这次惊世之举,还曾多次协助军统破获日军阴谋,例如1934年的“藏本事件”,成功阻止了日军利用外交官失踪制造战争借口的计划。他们用行动证明,即便是在敌人的核心地带,也可以通过智慧与胆识打破看似不可战胜的壁垒。

0 阅读:77
李小哥知识说

李小哥知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