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大学生参加活动花300元抢到6000元的电动车,取车时却被店家

红色的史纪 2024-11-28 15:12:56

河南郑州,大学生参加活动花 300 元抢到 6000 元的电动车,取车时却被店家告知:“300 元就想把我 6399 的车提走,你觉得可能吗?”   凌晨时分,大学生小陈在手机上刷到了一条让人兴奋的消息——某知名电动车品牌正在搞大促销,只需300元就能抢购原价6399元的电动车。   这对正打算购车的小陈来说,无异于一份大礼。他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支付了300元,心中已幻想着明天骑上新车的风光场景。然而,第二天的经历却让他的热情瞬间冷却。   早上十点,小陈满怀期待地来到线下门店,准备提车,却遭遇了一个晴天霹雳。店老板告诉他,这300块只是定金,他需要补齐尾款才能提车。   小陈顿时愣住了,谁家抢优惠券需要抢“定金”?更何况,页面上明明写着“活动优惠6099元,实付300元”。如果这只是定金,那优惠又是从何而来?   小陈不甘心就此作罢,开始与厂家客服沟通。然而客服的态度却像是演了一出“变脸戏法”。第一次说这是定金,第二次又解释成抢购的是车上的挡风板,第三次干脆提出赔偿双倍退款。   小陈觉得这完全是忽悠消费者,于是向调解员求助,希望能够为自己讨个公道。调解员陪同小陈再次来到门店,与老板面对面对质。   老板则不慌不忙地表示:“他只付了300块钱,想拿走我6399的车,这可能吗?”调解员翻出小陈的支付页面,上面清楚写着“到店提货订单金额为6399元,活动优惠减6099元,实付300元”。   从页面内容来看,的确像是300块钱就能买到一辆电动车。更让人不解的是,小陈并不是唯一的“中奖者”。   他称,全国有88人抢到该券,却无一人成功提车。问题的症结在于活动页面的设计。调解员联系了厂家客服,小陈当面对质:“整个订单页面都没有写明是定金,你们凭什么说这是定金?”   客服给出的解释为,因页面链接存在问题,致使定金字样无法显示,这才引发了消费者的误解。   然而,小陈并不买账,他认为这是商家在逃避责任,要求厂家厂家应当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而不是简单地用一句“退订金赔偿”就敷衍过去。   此事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许多人觉得,商家的促销活动原本就有着严重的信息不透明状况,如此一来,消费者自然容易产生误解。   尤其是在活动页面上明确写着“优惠金额6099元”,并且“实付金额300元”,这无疑让消费者认为是支付300元就能购买一辆价值6399元的电动车。   甚至有网友认为,如果大多数消费者都认为300元买车,结果到店才发现是定金,那商家无论如何都得承担责任,这简直可以算作是诈骗行为。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商家的做法显然存在漏洞。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商家在促销活动中没有明确标示价格和付款方式,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商家是有责任承担的。   尤其在此种情形下,商家若企图以“重大误解”为依据撤销合同,则务必承担举证之责,需提供证据证实消费者确有误解。   如果商家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这一说法,那他们就必须按合同履行,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交代。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让商家的信誉受损,而为了几十万块钱,让大家都觉得商家在故意欺骗消费者,这对任何一个大公司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商家在出错后能够大方承认,主动承担损失,而不是推脱责任,消费者反而会更愿意选择这个品牌。   这起事件反映的不仅是商家的促销方式是否合规,更是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商家在进行促销时,应该更加注重信息的透明和清晰,避免通过模糊的表述引发消费者的误解。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要保持冷静,理性维权。

0 阅读:36
红色的史纪

红色的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