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平遥古城旅游,在参观票号(银行)时,发现了一件久违了的事情,那就是,各票号在招

曾经千帆都阅尽 2024-11-28 20:49:19

去平遥古城旅游,在参观票号(银行)时,发现了一件久违了的事情,那就是,各票号在招收新员工时,有一项查三代的规定。 作为一个五零后,对于“查三代”太熟悉了,并且,我一直以为“查三代”是1962年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后,才有了“查三代”这回事,没想到二百多年前的清朝,民营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也要查三代。 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从上小学开始,到上中学,考大学,以及当兵,就业时,必不可少的程序就是填写“查三代”的表格,其中有家庭出身,个人成份,社会关系三大项目。每当面对这张表格时,那些“红五类”出身,社会关系清白的人,如同领到一张荣誉证;那些“黑五类”出身,或者是社会关系复杂的人,则如同领到一纸判决书。因此,每当填写这种查三代的表格时,可以说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有人自豪,有人自卑,有人光荣,有人耻辱。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同学在班上当着同学的面说,“我家是雇农,是比贫农还穷的那种,我爷爷常年要饭,我爹小时候也要过饭。”我们只知道贫农,下中农是好成份,听他这么一说,才知还有比贫农,下中农更好的成份。 我这个同学虽然自称是雇农,但他对填写查三代的表格,却是喜忧参半,因为他有个舅早先当过汉奸兵,后来跟着国民党的军队跑到台湾去了。这是让他最沮丧,最不愿意提的丑事,而他之所以说他家是雇农,比贫农还光荣一些,我觉得可能是想弥补他舅给他带来的名誉损失。 可见那个年代的查三代,不仅查家庭出身,还要查社会关系。所谓社会关系,那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岳父、岳母、姥爷、姥娘、舅舅等亲戚,这些亲戚的家庭状况,历史经历,也需要交待清楚。如果这些社会关系“复杂”,即便自己出身贫下中农,在升学,当兵,就业时,也会受到影响。像司马南这种情况,在那个年代,叫做“有海外关系”,相关单位需要控制使用。 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升学,当兵,就业,已经不再查三代了。这次在平遥看到当年的票号招工需要查三代,觉得好奇怪。仔细看了下查三代的内容,发现与我们曾经实行的查三代不同。平遥票号的查三代是查祖辈是不是忠厚老实,有没有偷盗抢劫,以及不良嗜好等,而不是根据祖辈的地多少、房多少、财产多少,而划阶级,分敌我。

0 阅读:16
曾经千帆都阅尽

曾经千帆都阅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