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接受!2008年,让30万个家庭失去希望,本被判为无期徒刑的三鹿集团董事长

生活中的父与子 2024-11-29 11:16:40

“不能接受!2008年,让30万个家庭失去希望,本被判为无期徒刑的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只因在狱中“表现良好”,五年间获三次减刑刑期不断缩短,改判18年!2027年竟有望出狱!   网友:在狱中能有什么值得减刑的表现?当年三鹿毒奶粉事件的曝光,不仅仅让30万个家庭深陷困境,更让我国乳业发展惨遭当头一棒。   三鹿奶粉,这个曾经被无数家庭信赖的品牌,随着真相大白于天下,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那时候,广告里那句“要想身体壮,每天来杯奶”还余音绕梁,2008年前商场货架上三鹿奶粉的销量依旧如火如荼。   然而,这一切的美好,都在那个令人震惊的真相面前,瞬间崩塌。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竟然高达40%!这个数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刺进了每一个家长的心里。   更加讽刺的是,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她也有自己的孩子和家庭。然而,在生命和利益的天平上,她竟然选择了后者。   那一刻,她似乎忘记了,作为一个母亲,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她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良知。   此后,全国各大医院的儿科病房里,挤满了因为服用三鹿奶粉而患上肾结石、尿路感染的婴幼儿。那些曾经活泼健康的孩子,因为毒奶粉的侵害,变得孱弱不堪,病痛缠身。   他们的父母,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毕竟孩子的身体健康出了这么大的问题,对他们而言仿佛整个世界都塌了。   三聚氰胺,这个被添加到奶粉中的化学物质,它的“特殊功能”就是在蛋白质检测中欺骗检测系统,抬高蛋白质含量的数值。   三鹿集团为了掩盖奶粉中的缺陷,竟然选择了这种丧心病狂的手段。表面上看,奶粉的营养成分似乎合格了,但实际上,孩子们的身体正在承受无法言说的巨大伤害。   有些孩子,因为智力的受损,甚至无法正常生活。而他们的未来,竟然只是因为无良企业家一次错误的决策,被彻底改变。大量家庭,都在为孩子的健康付出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代价。   这一切的根源,全都指向了当年田文华的那一纸决策。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位曾经犯下严重罪行的“毒奶粉”之母,在入狱后竟然因为“表现良好”,五年间获得了三次减刑,刑期大幅缩短。   这一消息,如同一记重拳,再次击中了那些受害家庭的心。他们愤怒、不解、质疑:对于一个曾经让数十万儿童受害的罪犯来说,这样的减刑真的足以弥补其造成的巨大伤害吗?   公众的愤怒和质疑声浪越来越高涨。人们不禁要问:减刑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对于那些犯下严重罪行的人来说,他们到底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才能获得社会的原谅和法律的宽恕?     事实上,三鹿奶粉事件只是我国食品安全史上的一道伤疤。这道伤疤,时刻提醒着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而田文华的减刑之路,更是再次揭开了这道伤疤,让我们感受到了痛楚和无奈。   作为一个生意人,田文华的失败不仅仅在于她触犯了法律,更在于她失去了作为一个生意人最基本的良知和责任。她忘记了,一个企业的成功,不应该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   只有坚守道德底线,关注社会责任,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持久的成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像田文华这样的生意人并不少见。他们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他们忘记了,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消费者的支持和信任,企业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只能走向衰败。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惩犯罪分子,让那些敢于挑战法律底线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健康。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市场环境,让那些真正有良知和责任的企业脱颖而出。   回到田文华的减刑之路,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减刑真的能够抚平那些受害家庭的创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于那些无辜的受害者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的制裁和赔偿。   更需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为他们发声、为他们争取权益。   三鹿奶粉事件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它留下的教训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时刻谨记良知和责任的重要性。   而那些敢于挑战法律底线、损害他人利益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     主要信源:人民网 2014年8月1日——三鹿“遗痛”仍在 田文华减刑必须透明

0 阅读:116
生活中的父与子

生活中的父与子

来自山东的南漂人,虽半生疾苦,却依然喜欢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