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是古人用于记忆年、月、日、时、方位、数据等的方法符号,也是《易经》思维

亦瑶说社会趣事 2024-11-29 13:07:01

天干地支,是古人用于记忆年、月、日、时、方位、数据等的方法符号,也是《易经》思维和说理的基本内容之一。以下是对天干地支的详细科普: 一、天干 天干简称为“干”,共有十个,其固定的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个天干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甲:象征草木破土而出,阳在内而被包裹之状。 乙:象征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之状。 丙:即柄,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象征草木成长状实,如人之成丁。 戊:即茂,象征大地草木茂盛之状。 己:为起、为记,象征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记。 庚:即更,喻秋收而待来春。 辛:味辛,物成而说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象征阳气潜伏地中,万物孕育之状。 癸:即揆,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此外,天干还与五行和方位相对应: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二、地支 地支简称为“支”,共十二个,固定的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地支同样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子:即孳,阳气始萌,蘖生于下。律应黄钟,言阳气施种黄泉。 丑:即纽,寒气自屈纽之意。律应大吕,助黄钟宣气扬物。 寅:即演,演生万物之意。律应太簇,言阳气盛,万物聚集而出。 卯:即冒,冒土而出之意。律属夹钟,为阴阳二气夹杂在一起之意。 辰:即伸,物皆伸舒而出之意。律应姑洗,言万物振作,如经冲洗。 巳:即已,阳气已至极点。律属仲吕,言万物均向南移动了。 午:即仵,阳气自下而上,与阴气逆之意,律属蕤宾,言阳气细小,已不足主事。 未:即昧,日中则昃,向幽昧意。律属林钟,为万物临终之意。 申:即身,是说万物皆各成其身,律属夷则,指阴气伤害万物。 酉:为秀,喻意物皆有成。律属南吕,言阳气进入藏身之地了。 戌:即灭,万物衰败之意。律应无射,阴盛阳尽之意。 亥:即核,收藏万物,核取真伪之意。律属应钟,言阳气与此相应,无以为主了。 地支还与十二生肖相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同时,地支也与五行和方位相对应: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中央土。 三、天干地支的组合与应用 天干地支的组合产生了六十个不同的排列组合,即六十甲子。这种组合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古代中国的历法、占卜、命理等领域。例如,在命理学中,通过天干地支的组合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八字命盘,进而分析其命运和性格特征。 此外,天干地支还与《易经》的八卦相结合,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占卜和预测体系。例如,在周易预测中,天干地支被用来确定时间因素,从而与八卦的卦象相结合进行占卜和预测。 综上所述,天干地支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符号体系,在《易经》思维和说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深入了解天干地支的含义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智慧。 从玄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三维的世界就像一幅画,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表面的景象,比如负债、失业、失恋、痛苦、离婚等等。这些看似困难的事情,其实都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镜子。当我们接纳并体验这一切,就会发现其实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然消逝,就像一缕轻烟。所以,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福生无量。

0 阅读:2
亦瑶说社会趣事

亦瑶说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