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周总理请他吃饭,结账时店家只要了10块钱,周总理生气道:“这么多东西怎么可能只要10块?”双方一番拉扯后,总理给了20块。可临上飞机前,周总理又掏出10块钱,塞给领导:“这10块拿补中午的饭钱。”
在那个充满变革与活力的年代,周总理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1973年的那个春天,法国总统蓬皮杜踏上了杭州的土地,一段关于周总理廉洁自律的故事就此展开。
其实周总理的日常生活极其简朴,他的饮食起居与普通百姓无异,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周总理更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当他得知蓬皮杜总统将访问杭州时,周总理决定以地主之谊,邀请总统品尝中国的美食,尤其是杭州的地方特色。
在一家饭店外,周总理的秘书按照他的吩咐,预订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菜单上,既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杭州名菜,也有周总理家乡的简单菜肴,这桌宴席,既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展现了周总理对客人的尊重与热情。
午餐时分,周总理与蓬皮杜总统在愉快的氛围中品尝着美食,每一道菜都精心准备,色香味俱佳,让人回味无穷,然而在结账时,周总理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店家只收取了10块钱,这在周总理看来,显然是不合理的。
周总理深知,这桌宴席的价值远不止10块钱,他坚持要求店家按照实际价格收费,但店家考虑到周总理的身份,始终不愿多收。
在一番拉扯后,周总理最终给了店家20块钱,但他的心情并未因此平复,周总理担心店家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受到压力,没有收到应有的饭钱。
后来在临上飞机前,周总理再次掏出10块钱,交给当地领导,叮嘱他务必将这笔钱补给饭店,这一幕,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周总理的廉洁自律,不仅仅体现在大事上,更体现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当地干部迅速将这10块钱送到了楼外楼,老板接过钱,心中感慨万千,他重新核算了饭钱,发现实际费用仅为19.5元。
于是老板决定将多余的10.5元钱寄还给周总理,他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将钱一并寄往北京。
周总理的一生,是廉洁奉公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那段与蓬皮杜总统共进午餐的故事,成为了永恒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廉洁自律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