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这么弱智的问题,我都懒得回答了。但是为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我还是有必要回答一下。首先,诸葛亮从来没有说过躬耕于襄阳,何来“诸葛亮躬耕地只能在襄阳”一说?其次,襄阳阿头山古隆中从来没有属于过南阳,想碰瓷南阳也得找个合适的地点,比如樊城,枣阳等地在东汉末年确实属于南阳管辖,但是汉水南岸的襄阳阿头山古隆中是妥妥的属于南郡管辖,而非南阳郡,所以襄阳阿头山古隆中首先排除在诸葛亮躬耕地之外,东汉末年南阳郡的郡治是在宛,也即今天的南阳市中心,诸葛亮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南阳肯定是郡治在宛的南阳,现代的史学家们都承认,郡治在哪儿,哪儿就是南阳郡。就连支持襄阳说的纪连海大师在解释诸葛亮为什么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南阳时,也搬出了郡治说,说西汉南阳郡的郡治在湖北襄阳一带,纪大师可谓是丢人丢到家了。一句话竟然犯了几个常识性的错误:首先,诸葛亮躬耕时期是东汉末年,也就是三国的前期,而非纪大师所说的西汉时期。其次,自秦设南阳郡至东汉末年,南阳郡的郡治一直都在宛,全国人民读过历史,甚至上学阶段看过历史书的都知道,南阳郡的郡治一直都在今天的南阳市,纪大师竟然子虚乌有地创造出一个南阳郡治在襄阳的“一派胡言”,在网上受到全国人民的挞伐,一时间名声扫地,狼狈不堪。可见,屁股坐歪了,连句人话都不会说了。
提出这么弱智的问题,我都懒得回答了。但是为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我还是有必要回答
张嘴就说一说
2024-12-01 09:29:04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