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五世(MartinV,1368年—1431年2月20日),原名Ottod

太基说历史文化 2024-12-10 21:46:36

马丁五世(Martin V,1368年—1431年2月20日),原名Otto di Colonna,他在1417年的圣马蒂诺日被选为教皇(1417年—1431年2月20日在位),并曾在任内的1425年举行过禧年庆典,直到1431年逝世。 马丁五世登位后面临的难题是恢复西方教会、重振教廷和再建教皇国。到了1418年,康斯坦茨会议采纳他所提出的建议,规定凡属于教会的土地和城市一律由教会管辖,但他认为,要在这些地区树立自己的势力,强制不如通过外交。此次会议闭幕后不久,他谴责当时流行的谓教皇必须受会议节制的会议至上论;同时宣布,凡属教义问题,唯有教皇有权裁断。 当时的意大利军人蒙托纳的布拉西奥野心勃勃,从而迫使马丁五世为难。原来他已经在1420年任命蒙托纳的布拉西奥为教皇领地佩鲁贾和翁布里亚教区主教,但蒙托纳的布拉西奥却得寸进尺,企图夺取意大利南部地区。 于是便在1424年,蒙托纳的布拉西奥在阿奎拉一役战败。此后马丁五世在意大利甚为得手。由于他的活动,他所属的科隆纳家族在意大利南部领得大量封地,权势隆盛,在教皇领地内拥有广大庄园。除此之外他还曾调解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并曾着手组织十字军进攻波西米亚的胡斯派。他维护教会在英格兰和西班牙的权利,不容各国国王侵犯。

0 阅读:3
太基说历史文化

太基说历史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