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氏,北周时期的明敬皇后,她是西魏大司马独孤信的长女,母亲出身大士族太原郭氏。西魏是由北魏分裂出来的政权,皇帝虽然还是姓元,但实际上的掌权者则是关陇集团的首领人物宇文泰。宇文泰与独孤信的政治理念一度很契合,独孤信随之也成为了关陇集团内的一位实权人物,位列西魏八柱国之一,地位显赫。 为了加强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宇文泰和独孤信决定联姻。于是,年纪相仿的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和独孤信的长女独孤氏,便由此结为了夫妻。 独孤氏是一位典型的世家少女,美丽端淑,形容典雅。婚后,她和宇文毓相处地比较融洽。宇文毓是宇文泰的长子,却并非嫡子,虽然品德修养很突出且颇有能力,但始终没有被父亲当成是继承人。而他的岳父独孤信则十分支持他,认为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觉,年纪还小(比宇文毓小了8岁),宇文毓的能力强于宇文觉数倍,完全有资格成为宇文氏家族的继承人。 宇文泰的势力日益巩固强盛,宇文家族不免有了取代西魏皇帝的野心。独孤信尽管依附宇文泰,但自幼接受了传统儒家教育的他始终倾向于维护元魏皇室。同时,又因为在选择继承人方面也与宇文泰有分歧,所以这对多年的政治伙伴终归走向了分裂。 宇文泰在选立继承人时,故意对着众人说:“我想立年少的嫡子宇文觉,但是恐怕大司马独孤信会有所不满。”大家都很沉默,不知如何回答,因为独孤信是宇文泰长子的岳父。 这时,大将军李远站出来说道:“立嫡是礼法所规定的,大司马如果猜疑的话,就立刻杀了他!”于是便拔出了佩刀,身边宇文泰的近臣们也纷纷附和。此举无疑就是在向独孤信施压和恐吓,独孤信虽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宇文泰见震慑起到了作用,才站起来说道:“大将军倒也不用如此!” 于是独孤信只得违心地支持嫡子宇文觉为继承人,而宇文毓也只好臣服于小自己八岁的弟弟。不久后,宇文泰病重。因嫡子宇文觉尚且年少,临终前的宇文泰将权力托付给了信任的侄子宇文护,让他辅佐宇文觉。 557年正月,宇文护迫使西魏恭帝禅位。宇文觉称周天王,建立北周政权,册封宇文护为大司马,爵封晋国公。而宇文毓以天子兄长的身份被封为柱国,转任岐州诸军事、岐州刺史。 此时的独孤氏跟着丈夫上任,在岐州度过了人生中最平静且幸福的数月。宇文毓能力不俗,在岐州任职时,很有政绩,深得百姓感激。可惜好景不长,因为宇文觉虽然彼时已经是天子,但朝政却掌控在堂兄宇文护手中,宇文觉实际上就是一个被操纵的傀儡。与此同时,作为大司马的独孤信和楚国公赵贵都很不满宇文护专权废黜西魏皇帝,于是相互联系,想要除掉宇文护。 然而关键时刻,独孤信却心慈手软,没有迅速出击,导致了整个计划遭到泄露。宇文护知道后大怒,便处死了赵贵,但是由于独孤信声望很高,宇文护不敢硬来,就将他软禁在府中,直到一个月后再逼他自尽。过了不久后,宇文护又将宇文觉废黜,过了不久便将他杀死。 宇文护的亲信认为此时还不是自立的时机,提议再选择一个傀儡天子。就这样,宇文护选中了宇文毓。557年九月,宇文毓被立为天王(非皇帝号),同时便册封嫡妻独孤氏为皇后。 因为独孤皇后是独孤信的女儿,宇文护担心她向宇文毓吹枕头风,对自己不利,所以在宇文毓继位后送了不少美女进宫。其中有一个姓徐的美女,长得风姿绰约,得到了宇文毓的宠幸,并很快有了身孕。此时的宇文护想要打压独孤皇后,于是便趁机抬高徐氏,多次鼓动宇文毓废后,改立徐氏为后。 不过,宇文毓虽然外表文弱,但心里极为明敏有主见。他看出来宇文护的目的,并没有过多宠幸徐氏。然而就在这一时期,独孤皇后已经怀有身孕,于是宇文毓对她爱护有加,目的就是希望皇后能够最先生下嫡子。 不久后,独孤皇后生下一个皇子,但诡异的事也随之发生。独孤皇后生下皇子后身体状态良好,却在数日后突然暴毙。那个刚出生没几天的小皇子,也因某位宫人的“看顾不慎”而夭折。 虽然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后世很多史学家都认为,独孤皇后的突然离世,应该与宇文护暗中加害有关。结发妻子突然离世,让宇文毓非常悲痛,亲自为其撰写诔文。 武成元年(559年),宇文毓即皇帝位(此前一直称天王),随后他被追封妻子独孤氏为敬皇后,但却在追封早夭的皇子时遭到了堂兄宇文护的反对,却只得作罢。 宇文毓有一定的能力,在宇文护大权总揽的时候,依然能行使一部分的权力处理国事、进行改革,让宇文护有了危机感。此时,后宫中的徐氏已经生下了皇子宇文贤,宇文护决定除掉宇文毓,改立宇文贤为帝。 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通过厨官李安给宇文毓下毒,致使其很快病危。然而临终前的宇文毓强撑着最后一口气,下了一道遗诏,召集群臣亲自口述传位于四弟鲁国公宇文邕,而放弃了自己的亲儿子宇文贤。立下遗诏并公布朝野后不久,27岁的宇文毓去世。 等到宇文邕登基后,便追谥宇文毓为明皇帝,庙号世宗。宇文毓的妻子独孤氏,也因此被称为明敬皇后。夫妻二人死后同葬于昭陵。 北周时期的皇后
独孤氏,北周时期的明敬皇后,她是西魏大司马独孤信的长女,母亲出身大士族太原郭氏。
太基说历史文化
2024-12-11 07:57:01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