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杨国祥驾驶战机参与我国第一枚氢弹实战试验,可当他按下发射按钮后,氢弹竟然卡在了战机上,指挥中心让他跳伞弃机,岂料杨国祥却执意将氢弹带回基地... 说起我国第一枚氢弹实战试验,完全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12月30日,号称“彝族之鹰”的杨国祥驾驶一架银色战机驶向了试验基地,飞机腹部携带的正是一枚1吨重的氢弹,而他的任务则是将氢弹成功发射到试验区靶心。 上午10点,杨国祥驾驶战机以超高音速的飞行速度向靶心驶去,接近靶心时,地面指挥中心接收到了杨国祥一切正常的信息,随后地面指挥中心便下达了投弹的命令。 由于杨国祥在这条航线上飞了无数次,对于接下来的投弹操作可谓轻车熟路,他先是将战机下降到500米的高度,并将时速控制在900公里,在到达发射距离后,杨国祥直接按下的投弹按钮,随后迅速驾驶飞机离开了试验区。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氢弹将在数十秒后爆炸,可直到时间过去了几分钟,所有观众却没能看到那氢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此时杨国祥才发现氢弹竟然卡在了弹舱中。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杨国祥并没有慌乱阵脚,当即决定采用应急的投弹方法,而这一请求也得到了指挥中心的同意。 可当杨国祥驾驶战机再次来到试验区,并按下紧急发射按钮后,氢弹依然没能成功发射。 经历两次的投弹实验,战机上的燃油早已消耗殆尽,卡在飞机上的氢弹也是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接下来杨国祥只有一个选择——跳伞弃机。 然而,当指挥中心下达跳伞的指令后,杨国祥却陷入了一阵沉思。 如果跳伞弃机,那么不可控制的战机一旦飞出沙漠进入居民区,所造成的杀伤不可估量。 所以他也想过驾驶飞机驶向大海,这样只用牺牲他一个人就能挽回无数人的生命。 但杨国祥觉得自己一个人死不足惜,可飞机要是坠毁了,氢弹发射失败的原因就永远无法找到,后续参与实验的飞行员同样也会面对如此险境,而中国打破垄断的时间更是遥遥无期。 经过一阵纠结过后,杨国祥当机立断,直接向指挥中心请求带弹返航。 要知道,杨国祥驾驶的战机是专门为这次实验改装过的,而氢弹就装在战机的腹部,距离仅有10公分,如果战机在降落时的震动或者甩动过大,氢弹一旦接触地面就会立马发生爆炸。 也就是说,杨国祥在降落时必须保证十分平稳且轻柔落地,这对于飞行员的技术以及战机的稳定性都是极大的考虑。 但事到如今,指挥中心也只能同意杨国祥的请求,并让基地瞬间进入一级战备,以此应对可能发生的大爆炸。 等杨国祥做好降落准备后,便开始缓慢降低高度,直到对准跑到后,杨国祥放下了起落架,关闭了油门,到了跑到附近时顺利打开了降落伞,最后滑行了1公里左右平稳降落停了下来。 眼看实战氢弹没有爆炸,悬在众人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了下来,大家一拥而上,拉着杨国祥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由于杨国祥顺利保住了战机,这才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关键参数,最终只花费了一天时间,就查到了氢弹卡在弹舱的具体原因,并完美解决了问题。 一星期后,杨国祥再次驾驶这家战机携带氢弹驶向了试验区,而这一次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一朵绚丽的蘑菇云顺利出现在了众人眼前,这也意味着中国第一颗实战氢弹成功爆炸。 现在看来,中国的崛起确实历经千辛万苦,也正是有了杨国祥这样不惧生死的前辈们,才有了中国如今的繁荣昌盛,让我们为杨国祥点赞,为所有前辈们点赞! 那么对此,您持有怎样的看法呢?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云南网2019年10月04日关于《大漠孤烟直——我国第一颗氢弹实战试验纪实》的报道
1971年,杨国祥驾驶战机参与我国第一枚氢弹实战试验,可当他按下发射按钮后,氢弹
一叶知大事
2024-12-15 13:02:56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