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人,连感冒都会拖得特别久,因为就连她自己也不想痊愈。”张小娴的...

松遥记笔记 2024-12-16 17:17:25
“寂寞的人,连感冒都会拖得特别久,因为就连她自己也不想痊愈。”张小娴的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 这不只是文艺青年的小众伤感,而是有着科学数据支撑的残酷真相。 最近,广州医科大学的学者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 该研究基于样本库47.6万名被研究者的数据,发现“孤独感”与30多种疾病风险升高有关,包括但不限于: 高血压、慢性肝病、冠心病、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精神障碍、焦虑症、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病等等。 原来,孤独真的会伤人。 这让我想起李辛老师曾说过: “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如果一个人遇到了逆境,但周围的关系都很好,老婆理解儿子关心媳妇友善,互相之间关系融洽,那么这个人即使生了大病,回旋的余地也很大。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社会支持。” 与之相反的是,李辛曾在《精神健康讲记》里,提到过的一类“被压缩的人”: 当一个人处于自我压缩的状态下,他所处的时空、社会和生活,以及来自周围的一切,都是被自我拒绝的。 这是由于:当一个人的能量状态、能量流通的水平,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肉体——情感——思维”的运作能力都会下降。 在这样一个低版本的状态下,很多东西都消化不了,包括食物,以及情绪。 内在和外来的任何压力,都感到无法承受,愿望也无法转化为行动力。 一旦到了这个状态的时候,人生命的整体状态就会往下走。 一些倾向于自我封闭的朋友,基本上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 严重缺乏社会支持。 他们或许有着很糟糕的原生家庭,或许曾遭遇过很严重的情感创伤。过往一切经历的总和,构成了他们理解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他们内心敏感而脆弱,很难信任别人,但一旦选择敞开心扉,就会全身心扑在某段感情上,并要求对方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重视他。 如果此刻你能满足我的需求,那你就是100分,下一秒,如果你违背了我的想法,让我的期待落空,那你马上从100分降到0分。 这类人的心智,像孩童般单纯,眼里容不下沙子,把爱和恨看成无比黑白分明的纯粹,唯独忘了: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很多时候都是处于黑白交接的灰色地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放下永恒、永远、永久,放下对关系的固化与执念,用充满松弛感的态度,去笑看生命中的人来人往,孤独才会离我们更远一些,我们也更容易对感情释怀一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