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蒋介石和妻子回到奉化溪口镇祭扫祖坟,这是他和原配毛福梅以及妻子宋美龄

一叶知大事 2024-12-18 14:45:36

1937年,蒋介石和妻子回到奉化溪口镇祭扫祖坟,这是他和原配毛福梅以及妻子宋美龄的真实样貌,三人的表情耐人寻味。   照片中的蒋介石可谓满面春风,也不难看出这次回老家确实比较开心。   但坐在C位上的毛福梅却略显尴尬,脸上的表情确实不太情愿跟蒋介石以及宋美龄拍照,毕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她已经不是蒋家人了,不过她当时还住在蒋家,所以才会现身在这种场合。   坐在旁边的宋美龄抱着孙子,俨然一副姨太太的模样,跟毛福梅拍照根本不敢直视镜头,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心虚。   很多人认为蒋介石和毛福梅离婚的根源在于宋美龄,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1901年,蒋介石母亲撮合他跟邻村的毛福梅结婚,此时的蒋介石只有14岁,而毛福梅却比他还要大5岁。   除了年龄上的差距外,毛福梅一个大字不识,思想上也跟蒋介石有着天差地别。   正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幼的蒋介石又怎会懂得其中的含义,他只需要听从家人的安排正常跟毛福梅结婚就行。   但蒋介石跟毛福梅走到尽头似乎也在结婚当天早有预言,当时新娘的花轿被抬到蒋家大门,亲朋好友们瞬间燃放了手中的爆竹,看热闹的小孩连忙去捡爆竹蒂,而蒋介石也来了兴趣,挤进去跟小孩们争抢。   虽然这件事引来了亲朋好友们的哄堂大笑,但蒋介石老家奉化一直有一句俗话:“新郎拾蒂头,夫妻难到头。”   后来蒋介石前往宁波求学时,两人一起读书,也算是度过了夫妻间最和谐融洽的一段时光。   直到1905年,蒋介石前往日本求学,两人聚少离多,久而久之他就开始忽略冷落家中的毛福梅。   值得一提的是,1910年蒋经国出生后,两人破碎的感情依旧没有修复,但有了儿子的毛福梅也算是得到了一些安慰。   可蒋经国3岁那年,蒋介石却从上海带回来了一个妾——姚冶诚,从这里开始,他们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走到尽头不过只隔了一层窗户纸。   但姚冶诚不仅嗜赌成性,甚至还十分没有教养,这让蒋介石十分生气,一度考虑跟对方分居。   1921年6月,蒋介石母亲去世时,他趁机召开了家庭会议,并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卡片宣读,明面上这是给两个儿子写的信,但实际上这却是一封休书,而蒋介石之所以在丧母不久后休妻,主要在于他当时正在追求上海富商之女陈洁如。   后来蒋介石在孙中山家里见到了宋美龄,对于刚刚学成归来的“新女性”,他当即决定追求宋美龄,有时候一天能连打几个电话,一周内也会写两三封书信。   直到1926年,孔宋家族为了得到西方的支援,便献计让蒋介石跟宋美龄政治联姻。   为了蒋家的未来,蒋介石不得已将这件事告诉陈洁如,岂料对方根本接受不了,还是在陈洁如母亲的周旋下,蒋介石立下誓言,称5年内会回复两人的夫妻身份,陈洁如这才欣然前往美国。   让陈洁如想不到的是,直到离世,都没能看到蒋介石将自己接回家,而她也一直忍受着极大的自我牺牲。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蒋介石,毕竟有且仅有当年的宋美龄才跟蒋介石称得上天作之合,两人堪称国民史上的黄金搭档。   或许是身份差距过于悬殊,每次蒋介石和宋美龄回到溪口镇时,都会称呼毛福梅为“大姐”,表面上的关系也算是其乐融融。   但最终毛福梅还是在日军的轰炸下离世,至此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从始至终,毛福梅从未生过二心,他把蒋介石放在心里,可最后还是以悲剧收场,实在是可悲、可叹。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界面新闻2015年01月11日关于《蒋介石生命中的4个女人》的报道

0 阅读:35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