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八分饱”是错的?医生忠告:60岁之后,吃饭一定注意这3点 “吃饭要吃八

曹彰开心养护 2024-12-26 11:41:54

“吃饭八分饱”是错的?医生忠告:60岁之后,吃饭一定注意这3点 “吃饭要吃八分饱,七分饱更好”,这个饮食建议你是不是也常常听过?许多人深信,步入中老年阶段后维持健康的秘诀在于遵循“八分饱”的饮食原则,尤其是迈入60岁大关后每餐力行。近期有医疗专家提出,对于60岁及以上的群体而言,所谓的“八分饱”饮食原则或许并不适宜。那么,当我们步入60岁之后,究竟该如何安排饮食,才能更有效地保障身体的健康状态呢? 为什么“八分饱”不适合60岁以上的人? 时光悄然推移,我们的身体于不知不觉间历经诸多变化。肌肉量递减,新陈代谢随之减缓,胃肠功能亦不复年轻时那般活跃。特别是到了60岁以后,很多老年人会面临消化系统的衰退,胃容量下降,胃排空的速度变慢,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这时候,过于节制的饮食反而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因受“八分饱”理论的影响,餐后感觉自己总是吃得不够,却又因为食量减少而导致营养不足,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匮乏之时,免疫力便会下降,患病风险亦会增大。 60岁后,应该注意哪些饮食要点? 1.均衡摄取食物,勿陷饥饿饱胀之境 医生建议,60岁以上的人群不应追求“八分饱”这种概念,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适量进食,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我们可以挑选更多元化的食材,精心搭配,以确保饮食均衡,满足身体的全面营养需求。譬如,适度增添富含高蛋白的食品,诸如鱼类、鸡胸肉及各类豆制品,此举有益于保持肌肉含量,预防因年龄增长导致的肌肉衰退,从而不妨碍日常行动能力。 譬如,适度增添诸如鱼类、鸡胸肉及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有益于保持肌肉含量,同时,切记避免饮食过饥或过饱,以预防肌肉衰退,保障日常行动能力。过饥会使胃部过度扩张,增加胃酸分泌,引发胃炎、消化不良等问题;而过饱则容易增加肠胃负担,导致食物消化不完全,甚至出现腹胀、恶心等不适。 2.增加日常饮食中的全谷物、新鲜果蔬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随着岁月的流逝,众多老年人的消化系统机能日渐衰退,导致他们更容易受到便秘的侵扰,这一健康问题愈发显著且不容忽视。医生建议,日常应多摄入富含纤维的全谷物、新鲜蔬菜及水果,这样能显著提升肠胃活动,保障消化系统的良好状态。这些食物不仅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还能改善血糖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老王今年65岁,经常因为便秘而困扰,食量也比以前减少。医生建议他增加一些高纤维食物,比如燕麦、菠菜、苹果等,结果不到一个月,他的便秘问题明显好转,身体也变得更加轻松活跃。 3. 分成多次且少量进食 与其一次性过量进食,不如细心地将餐食分成多次,缓缓享用,更为健康合理。多餐少食能缓解胃肠压力,促进食物更好地消化与吸收。例如,可把三餐调整为五餐,每餐食量适中。晚餐尤其不宜过量,高油脂、高糖分食物最好避免。 李大爷是某社区的健康大使,今年已经72岁,他在膳食上的调整让他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他以前总是觉得一餐吃得饱,才算满足,但后来发现,吃得太多容易引起胃胀气和困倦。于是,他开始尝试每餐少食,不过每隔三四个小时就进食一点,效果颇为显著。 根据《中华医学杂志》的研究,60岁以后,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对维持肌肉质量、骨密度以及心血管健康有显著效果。最新研究成果深刻揭示,适度增加高质量蛋白质的摄取量能显著延缓老年肌肉的退化进程,且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大幅降低骨折风险。膳食纤维不仅能够促进消化,还能帮助调节血糖水平,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欧洲心脏病学会的研究也发现,适量进食并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适当的饮食结构能够降低血脂,减少脂肪积累,保护心血管健康。 “八分饱”可能并不是适合60岁以上老年人的最佳饮食原则,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进食、小餐多餐,才是老年人饮食的关键。随着年龄的递增,身体愈趋需要精心的养护与调适,饮食习惯亦当与时俱进。希望每位读者都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习惯,从而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0 阅读:3848

评论列表

晨风

晨风

31
2024-12-26 19:47

说的挺好。图片上的人也挺好的、很养眼啊。

用户10xxx10

用户10xxx10

21
2024-12-27 12:59

燕麦和菠菜,平果怎么吃能解决便秘的问题

曹彰开心养护

曹彰开心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