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我蒋勤勤真实的恐惧感看完《小小的我》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道如何说起。

沁沁电影迷 2024-12-28 15:56:02

小小的我蒋勤勤 真实的恐惧感

看完《小小的我》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道如何说起。只因这部电影太少见,只因它有那么多难得的地方。难得的人文关怀,难得对边缘群体的平视,难得的全员演技派飙戏,也难得看到了特殊家庭下,对易烊千玺饰演的刘春和跟蒋勤勤饰演的陈露母子关系的残酷显影。

要知道,蒋勤勤演绎的陈露,跟刘春和的关系并非那么简单,相信很多人看到陈露,都会有种真实的恐惧感。是的,这样的母亲会出现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她为了孩子愿意牺牲一切,但同时也对孩子充满了掌控欲。我们当然可以把这归类为母爱,她疼惜自己的孩子,但母爱也是绑架。

在《小小的我》里,这份爱更为复杂,爱里除了疼惜、绑架,似乎还有另一层可怖。是厌倦、是消耗,是被传统观念束缚下,捆绑双方的血缘。

我们必须承认,《小小的我》里陈露是对以往无私母亲的叛离。但陈露复杂的家庭关系,她从小面临的母爱缺失,也潜移默化的让她对母职祛媚。于是任何身份标签之前,她先是自己。所以陈露一面做着“伟大”的母亲,对儿子不离不弃,一面却难掩内心的厌倦与失望。对,她内心也许真的会觉得,儿子是累赘,儿子是她不完美的作品。所以刘春和回忆里,小时候的他贪玩躲在行李箱,如同回到母胎里看着父母,母亲真的会问出那句阴暗而潮湿的心声:“是不是没他会更好。”

当我们理解了陈露的心态,可能也就理解了在争吵戏里,在病床前和解那段戏里。蒋勤勤的表演,从状态到情绪,有多么的震撼人心。而她表演里的态势,更是多复杂、神秘及具有欺骗性。

刘春和跟陈露争吵,这本是家庭片里常有的戏份,父母跟孩子互放狠话,但一般这样的结局,总以孩子的放狠话,击中与痛伤父母的心为结局,毕竟血脉相连,当化作了一声声咆哮,如刀一般刺向彼此的心脏,父母总是更爱你且更脆弱的一方,她会更在意你的感受。但《小小的我》相比刘春和的发泄,陈露发泄更让人毛骨悚然。尤其是她说出“这是你的命,也是我的命”时。

我特别喜欢这样的演绎,也特别喜欢主创这样的设计。让陈露这样的女性在银幕上出现。逃离道德感,逃离世俗定义的母亲,让我们看到母亲这一身份下,陈露这位女性的挣扎跟无力。当然《小小的我》这样做,并不是试图将母亲拉下神坛,相反,她更希望我们审视每一位母亲时,先去确认她的另一重身份。而且母亲不一定是完美的,她可以脱离世俗对她的规训,母爱也不需要讴歌,讴歌只会让她被道德感淹没。况且相比母亲的痛苦,隐身的父亲往往才是最讽刺的。

最后《小小的我》结局,给予陈露与刘春和的,依然是留白的温情。你似乎觉得两个人和解了,但你又觉得两个人只是达成和解了。不是母子间的谅解,是一个男孩对生育她的女性的原谅,是一个女性对自己无法成为伟大母亲的原谅。这并非主流价值观,却也是人性的真实切面。

0 阅读:1
沁沁电影迷

沁沁电影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