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即国力”怎么理解 算力即国力,因为算力是大国基石,是科技引擎。科学技术是

立德树人育贤 2024-12-31 12:45:15

“算力即国力”怎么理解 算力即国力,因为算力是大国基石,是科技引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算力,就是科技生产生产力。尤其是AI算力,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经济、科技创新、军事安全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12月2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制作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大国基石》,推出第三期——《算力引擎》,其中明确强调:算力即国力!这一表述不仅凸显了算力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也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对算力,特别是AI算力的高度重视。 科技里边,逻辑最硬的应该是算力,周末政策端持续发力。AI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背后都离不开算力的支持。 前天说雷军投资建立AI大模型。昨晚爆出今年字节跳动买了约23万块英伟达芯片,耗资大约30亿美元。明年要斥资70亿美元购买英伟达芯片。很多大厂也在重点布局,所以,算力这块很多大票都在走趋势。 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56.1万亿元,预计2025年超过70万亿元。2024年AI大模型市场规模约294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700亿元。 目前,不仅市场规模增长快速,行业应用广泛,而且政策支持明显。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到2025年底,建成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形成50个左右具有显著成效的行业开放语料库示范应用成果,建设3-5个大模型创新加速孵化器,建成一批上下游协同的赋能中心和垂直模型训练场。 Omdia称,2025年将是数据中心行业,尤其是服务器市场的又一个强劲增长年,这得益于云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的下一阶段AI基础设施部署。Omdia预测服务器资本支出将增长22%,明年将超过2800亿美元。预计这种强劲增长将持续整个十年,预计到2028年服务器市场将达3800亿美元,到2030年将接近5000亿美元。大模型训推带动AI算力需求增长,算力产业链中的AI芯片、服务器整机及零组件、光模块、IDC等环节有望持续受益。 算力产业链涉及的环节多,重点关注ASIC和推理算力相关企业以及AI算力国产替代龙头。 走势最稳的是寒武纪,它是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全球智能芯片领域的领先者。虽然营业收入才1.85亿元,但同比增长27.09%。净利润-7.24亿元,但同比增长10.31%。股价由9月9日203.88元,目前上涨到了695.88元。走的是楔形趋势,2800亿市值豪赌的是可能暴富的将来,在一步步质疑声中屡创新高,持有的可以继续持有即可,看着20日线。 其他的几个大票也不错,比如景嘉微,中科曙光,紫光国微,紫光股份,浪潮信息等,选择一到两个配置下即可,其他的算力大部分都算概念股。

0 阅读:150
立德树人育贤

立德树人育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