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在师教导队完成为期六个月的培训后,我回到了阔别半年的团部。我离

史乎友文 2025-01-01 17:15:38

1977年12月,在师教导队完成为期六个月的培训后,我回到了阔别半年的团部。我离开的这半年,团里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回到团部后,我由宣传股(副连干事),调到了组织股工作(正连干事)。工作的调动,职位的提升,也让当时的我,在心底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负组织和领导的期望。 其次,是团里的几位首长,也有了巨大调动。我们政委(姓王)已经晋升师职,升任师政治部主任。团长(姓吴)也提升在即(半年后提升为副师长)。王政委高升后,团政治处李主任接任政委,政治处曲副主任接任主任。而我,之所以能从宣传股调到组织股工作,也离不开曲主任的青睐(曲主任对我一直都非常好,就是他把我从连队调到了团部工作)。 说实话,当时在团里,干部们个个都盼望着团首长能提升。因为首长只要提升一个,就能空出来许多位置。这样,也可以解决不少干部的晋升问题。比如我,在师教导队完成为期六个月的培训,回到团部后,就提升为了正连干事。那一年,我刚满二十六岁。 同时,七十年代在部队,因为条件比较拮据,当时我们整个团部,也只有四辆212吉普车(更不用说营部和连部了,营部一般是有两匹马,而连部则是一辆二八自行车),分别是1号、2号、3号和4号。1号和2号是团长、政委两位团首长的专车;3号和4号,则是团部的公车(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的几位首长出差办事用)。 此后在组织股工作的三年里,我认真踏实、积极勤奋,再加上曲主任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说实话,我进步很快,已经完全褪去了之前身上那懵懂的稚气。所以,1981年的春节刚过,我提升组织股长(副营)的命令,就下来了。我深知,在股里的几位干事中,不管是论能力,还是论军龄,我都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因此,升任股长后,我不敢有一丁点“烧包”的念头(照顾大家的情绪),还是跟以往一样,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 同时,我还深知,自己能提升组织股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曲主任的极力推荐。而当时(1981年3月),当我刚升任组织股长时,曲主任已经确定要转业了(曲主任身体不好,再加上年龄也大了)。岁月荏苒,到今天,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但每每想到曲主任,我还是忍不住地潸然泪下。 记得1976年5月,我刚从连队调到团宣传股工作时,一次傍晚我路过曲主任家(当时还是曲副主任)。曲副主任见到了我,就把我叫到家里,然后拿了一只鸡腿,非要让我吃。要知道,在那个经济短缺的年代,就算是曲副主任家,条件也还是比较拮据(曲副主任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况且,他们一家六口,锅里也就只炖了一只鸡。因此,当时手里拿着鸡腿的我,真是感动得不得了,多么平易近人,多么慈祥的首长。 而到了1985年,在大裁军的浪潮中,我也从师组织副科长(正营)的职位上,转业回到了地方。回到地方工作的这些年里,无论再忙,每年我都会抽出时间,带着妻子孩子一起,专程去看望曲主任。每次到曲主任家,他都开心的不得了,拉着我的手,跟我畅谈当年在部队的往事。当兵的岁月,难忘。 —完—

0 阅读:7
史乎友文

史乎友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